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了防止再次分裂,秦始皇从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出发,将全国分为数十个郡,郡下设县,县以下又设乡、亭、里等基层社会组织。他通过在中央和地方各级行政机构的设置,形成了一整套高度发达的中央管理体系,……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始皇管理地方的制度叫什么?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二 秦统一后“言语异声”“文字异形”,对政令的推行和文化交流造成了障碍;币制的混乱状况也不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面对存在的问题,政府急需为各行各业制定统一的标准和规范。
(2)针对材料二所述的问题,秦政府制定的统一标准是什么?
材料三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记载: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愿陛下令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
(3)材料三中的“上”是谁?他采纳了主父偃的建议,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四 《汉书•董仲舒传》记载: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4)根据所学知识,概括董仲舒的建议。这一建议被采纳,对儒家思想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武王) 罢兵西归....封诺候班赐....于.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日齐。(大意: 周武王伐封之后,收兵回归西....分封请候,赏赐祭把用的潤器...于是分封功臣谋士,而吕尚即姜尚、姜干牙、姜太公,他是第一个被分封诸侯国的人,把营丘分封给吕尚,国号为齐。)
材料二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旧,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强非古道,貌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大意: 泰孝公用商鞅变法,破坏了井四制,广开良田,奖励耕战,这虽然不是古代治理国家的道路,但还是因为抓住了农业这个本业的缘故,使邻国倾覆而使自己的国家强大起来。)
(1) 材料一反映出西周实行了什么政治制度? 根据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政治制度推行的依据和主要目的分别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变法发生在哪一历史时期? 商鞅变法有何重要影响?
有一位北方朋友,他热衷于农作物、蔬菜和果树栽培技术的研究,他想了解我国古代北方农业生产技术,可以查阅的书籍是( )
A.《孟子》 B.《史记》 C.《齐民要术》 D.《论语》
我国古代有很多德才兼备的人,他们通常被评为“圣人”,那么“书圣”、“医圣”分别是( )
A.王羲之、吴道子 B.王羲之、杜甫 C.李白、张仲景 D.王羲之、张仲景
一著名战役与典故“投鞭断流”、“草木皆兵”、“东山再起”有关,其重要历史影响是( )
A.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状态 B.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C.出现了北方民族大交融的趋势 D.为三国鼎立形成奠定了基础
南朝包括宋、齐、梁、陈四个朝代,下列关于南朝统治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宋是南朝疆域最大的朝代
B. 宋、齐、梁、陈都城都在建康
C. 皇帝往往控制长江下游一带
D. 宋武帝时,发生了大规模叛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