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让中国与世界更加紧密的联系在一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

“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让中国与世界更加紧密的联系在一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0多年前,亚欧大陆上勤劳勇敢的人民,探索出多条连接亚欧非几大文明的贸易和人文交流通路,后人将其统称为“丝绸之路”。它是促进沿线各国繁荣发展的重要纽带,是东西方交流合作的象征。

——《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材料二  明初,社会安定,国力雄厚。1405-1433年,明政府先后七次派郑和下西洋。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

材料三  清初,为了对付东南沿海的反清力量,政府曾严厉海禁,“片板不准下海”。后来,清政府又进一步规定:只允许外商在广州一处进行贸易,外商的活动,必须由政府指定的商人“管束稽查”。

——岳麓版《中国历史》

(1)材料一中的“丝绸之路”起点在哪里?据材料概括它所产生的历史作用。

(2)据材料二,指出郑和能够七下西洋的主要原因。

(3)对比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政府对外政策有何变化?这一变化给中国历史发展带来了怎样的消极影响?

 

 

(1)长安;连接了欧亚非几大文明的贸易和人文交流;沟通了中西交通;促进沿线各国繁荣发展;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合作。 (2)社会安定,国力雄厚;政府的支持 (3)由开放到闭关;使中国远离世界发展的潮流,导致近代中国落后。 【解析】 (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和所学可知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是长安;历史作用:依据材料一“探索出多条连接亚欧非几大文明的贸易和人文交流通路,它是促进沿线各国繁荣发展的重要纽带,是东西方交流合作的象征”的信息可以概括出连接了欧亚非几大文明的贸易和人文交流、沟通了中西交通以及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合作。 (2)依据材料二“社会安定,国力雄厚”的信息可知社会安定,国力雄厚;依据材料二“明政府先后七次派郑和下西洋”的信息可知政府的支持。 (3)依据材料三“政府曾严厉海禁”以及材料二郑和下西洋可知明清时期政府对外政策由开放到闭关;影响:依据所学的闭关锁国政策可知促使中国远离世界发展的潮流并导致近代中国落后。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目前海尔公司在美国、意大利、摩洛哥等地已建立了13家工厂,在全球大部分地区实现了设计、生产和销售本地化。海尔产品已打入欧洲15家大连锁店中的12家,以及美国10大连锁店中的9家,销售量正成倍增长。”这则材料反映了

A. 世界贸易组织的作用已形同虚设

B. 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C. 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努力任重道运

D. 全球经济发展重心的转移

 

查看答案

观察下图,关于美苏这两个公共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都是为了缓解经济危机

B. 都是为了促进农业发展

C. 都是为了增加劳动就业

D. 都是为了促进经济发展

 

查看答案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虽然暂时维持了战后和平,但却埋下了仇恨的种子。其中最仇恨这一体系的国家是

 

 

A. 英国

B. 法国

C. 德国

D. 日本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日本成为文明国家是由于学习了朝鲜、中国、印度和欧洲文明。其中明治维新时最能体现学习“欧洲文明”的举措是

A. 废藩置县

B. 忠君尚武

C. 殖产兴业

D. 海外殖民

 

查看答案

“人们生来就是而且始终都是自由平等的。财产权是人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上述法律条款选自

A. 《权利法案》

B. 《人权宣言》

C. 《独立宣言》

D. 《共产党宣言》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