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
国号 | 建立时间 | 都城 | 民族 | 建立者 |
辽 | 10世纪初 | 上京 | ① | 耶律阿保机 |
北宋 | 960年 | ② | 汉族 | ③ |
西夏 | 11世纪前期 | 兴庆府 | ④ | 元昊 |
大金 | 1115年 | 会宁 | 女真族 | ⑤ |
材料二: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毛泽东《沁园春•雪》
材料三: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岳飞《满江红》
(1)材料一是某同学收集并制作的一个表格,请你回答上面表格中①②应填什么内容?
(2)材料二提到了五位帝王,写出与宋元时期有关的两个帝王。(不能照抄诗句)
(3)“笑谈渴饮匈奴血”中的匈奴指的是哪个少数民族?
(4)李明同学提出了一个问题:假如你生活在宋代的都城临安,有朋友来访,你带他们去什么地方玩呢?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 隋统一全国后,天下安定,老百姓各安其业。那时,水旱灾害也比较少。皇帝下令洛阳等地修建大型粮仓广储粮食。开皇末年,仓库里粮食堆积如山。
——摘编自《隋书》
材料二 贞观年间,粮食连年丰收,马牛满山遍野,粮食空前便宜。皇帝励精图治,官吏大多勤谨清廉。城市、乡村社会秩序良好,犯罪人数大大减少。
——摘编自《旧唐书》《新唐书》
材料三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具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一一杜甫《忆昔》
(1)材料一中的“皇帝”指的是谁?这则材料反映出该皇帝在哪个方面采取了积极的措施并取得很好效果?
(2)“贞观”是谁在位时的年号?据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他在治理国家时所采取措施。
(3)材料三中,杜甫回忆那个令人难忘的往昔,有哪些令忘怀之处?
(4)据三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中涉及的三位皇帝在治国安邦中的共同点。
如下图,读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填空:
请填写出图一、图二中的五个政权名称: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
统治者 | 唐太宗 | 武则天 | 唐玄宗 |
治国措施 | 选用能人,提高行政效能;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采取宽简原则,减轻刑罚;重视教育,培养人才;重视改善民族关系,推行开明务实的民族政策。 | 打击唐朝皇室和其他贵族集团;重用有才能的人;组织编写农书,指导农业;鼓励兴修水利、开荒、栽桑养蚕;下令减免赋税徭役。 | 选贤用能;重视农业,鼓励垦荒,兴修水利;整理财政,清理土地和户口;按宽简原则,减轻刑罚;倡导节俭。 |
产生结果 | “贞观之治”局面形成 | 经济文化继续发展 | “开元盛世”局面形成 |
以下表述是从上面信息中得出的,请在括号内填“A”;违背了上面信息所表达的意思,请在括号内填“B”;是上面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内填“C”。
1.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都重用有才能的人。( )
2.“开元盛世”是唐朝的鼎盛时期。( )
3.“贞观之治”出现于唐玄宗时期。( )
4.唐太宗遵从“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古训,基本能广开言路。( )
5.唐太宗和唐玄宗都采取宽简原则,减轻刑罚。( )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要了解回族形成的历史,最早应追溯到( )
A. 汉朝 B. 唐朝 C. 元朝 D. 明朝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毛泽在《沁园春•雪》中提到的成吉思汗的主要功绩是( )
A. 灭亡西夏 B. 统一蒙古 C. 建立元朝 D. 定都大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