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题文)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全国有1.5亿人参加宪法草案修改讨论,提出1...

(题文)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全国有1.5亿人参加宪法草案修改讨论,提出118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大会根据这些意见,对宪法草案进行了认真的修改,这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充分表达了(  )

A. 人民的意志    B. 党的意志

C. 工人的意志    D. 农民的意志

 

A 【解析】试题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题干信息体现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充分表达了人民的意志。因此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了重大成就。”下列史实能证明这一结论的是

①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②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

③长春汽车制造厂、鞍山钢铁公司等重工业企业投产

④新藏、青藏、川藏公路及宝成铁路修通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

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土地改革基本完成,3亿多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大约7亿亩土地和一定的生产资料。这次土地改革的完成对经济的影响是

A. 彻底废除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

B. 建立了土地公有制

C. 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在政治上翻了身

D. 农业生产得到了迅速发展

 

查看答案

新中国实施土地改革的根本原因是(  

A. 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B. 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获得土地

C. 地主、富农剥削和压迫农民

D. 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查看答案

“他的名字及英雄事迹被镌刻在上甘岭北面的五圣山石壁上”他是

A. 董存瑞

B. 黄继光

C. 邱少云

D. 雷锋

 

查看答案

中国人深知“户破堂危,唇亡齿寒”、“救邻自救”的道理,当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时,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中央政府决定派谁为司令

A. 彭德怀

B. 林彪

C. 周恩来

D. 刘伯承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