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选择社会主义成为20世纪50年代最重要的事件之一,由此开始了中华民族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建设,新中国不仅赢得了政治上的独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已经建立。
——中央电视台政论片《复兴之路》解说词
材料二: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那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走进新时代》
(1)党成立后,经过长期革命斗争的磨砺,探索出了一条怎样的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争取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我国逐步探索出了一条怎样的道路?请问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党作出了怎样的伟大决策?
(2)同学们认为:中华民族近百年艰苦卓绝的伟大复兴的历史,关键是“中国新生”和“伟大转折”实现了国家的独立和富强。请你说出开启这两个阶段的历史事件。
(3)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1953—1957年党领导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在经济建设和法制建设上分别取得了什么成就?
(4)歌词中的“旗帜”主要指的是什么?在哪次大会上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5)最能充分体现“当家作主站起来”、“改革开放富起来”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6)纵观共产党90多年的历程,你认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最成功的经验是什么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我国灿烂辉煌的文明由56个民族共同创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自古皆贵中华,轻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二:贞观十五年(641年)正月,……赞普亲自到柏海迎接公主。回到吐蕃后,他对亲近的人说:“我祖、父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
——选自《中华上下五千年》
材料三:
材料四:“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诚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
——《续资治通鉴》
材料五:“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满江红》
材料六:“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也。”
——《元史地理志》
(1)材料一这句话体现了唐太宗什么样的民族政策?
(2)材料二中的吐蕃人是现在哪个少数民族的祖先?“公主”是指谁?此一事件带来的影响是什么?
(3)写出材料三图一、图二中少数民族政权AB的名称和建立者。
(4)材料四指的是哪一盟约?此盟约带来的积极影响是什么?
(5)材料五的作者是谁?他抗击B政权取到什么大捷?后来南宋与B政权和议,将哪里作为分界线?
(6)从材料六中你可以获取的主要信息是什么?忽必烈为实现对元朝疆域的有效管辖在地方实行了什么制度?
在新的世界格局形成过程中,越来越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是
A. 人口实力
B. 资源实力
C. 经济实力
D. 军事实力
如下图是某个时期美国报刊刊登的一幅漫画。作者反映的很可能是
A. 罗斯福新政 B. 马歇尔计划 C. 农奴制改革 D. 新经济政策
观察“第二次世界大战年代尺”,请在①处填上适当的内容:
A. 《三国同盟条约》的签订
B. 日本偷袭珍珠港
C.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
D. 雅尔塔会议的召开
1933年6月,美国国会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要求各工业部门制定生产规模、产品价格、工人工资标准及工时数等,如果发现企业有违规行为,总统有权吊销其执照。由此可见,为了应对危机,美国
A. 对经济采取自由放任的政策 B. 走上了法西斯专制独裁道路
C. 实行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D. 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