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解放前,上海水泥厂的最高产量达不到设计能力的90%,1957年,还是原有的设备,...

解放前,上海水泥厂的最高产量达不到设计能力的90%,1957年,还是原有的设备,该厂的产量却超出了设计能力的40%,这一时期产量变化的关键原因是

A. 市场需求增大了

B. 该厂的工人人数增加了

C. 打开了国外市场

D. 实行了公私合营

 

D 【解析】 依据材料“解放前,上海水泥厂的最高产量达不到设计能力的90%”“1957年,还是原有的设备,该厂的产量却超出了设计能力的40%”,结合课本所学,为了使私有制经济过渡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从1954年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发展为企业的公私合营,公私双方共同经济企业,公方代表居领导地位。1956年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促进了企业的发展。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电影《高考197)7反映了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考试。如果让你来设计这场考试的场景,可能出现的是

A. 背景音乐:反映粉碎“四人帮”的歌曲

B. 外景:考场门口悬挂着“改革开放送春风”的横幅

C. 内景:考场中张贴有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标语

D. 特写:作文题目“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查看答案

1953年是中国经济史上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时起,中国人熟悉了一个经济术语:“五年计划”。以下属于“一五计划”成就的是( )

①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

②修建青藏、新藏等公路

③农村的乡镇企业发展迅速

④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

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1952年让农民产生“获得感和幸福感”的原因是(    )

A. 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B. 农民走上了体化道路

C. 农村停产革命

D. 农村实行“大包干”

 

查看答案

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950年10月上半月多次召开会议,毛泽东指出:“采取上述积极政策,对中国、对朝鲜、对东方、对世界都极为有利。”“上述积极政策”是指

A. 土地改革

B. 抗美援朝

C. 一五计划

D. 三大改造

 

查看答案

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抵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达成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西藏获得和平解放。这标志着(        )

A. 祖国获得了统一    B. 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

C. 西藏自治区成立    D. 西藏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