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为我国市场化指数变化统计:
年份 | 1979 | 1980 | 1983 | 1985 | 1988 | 1992 | 2003 |
指数 | 24.9% | 30% | 40% | 50% | 60% | 63.2% | 73.8% |
表中数据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
B. 国有企业改革增强了企业活力
C. 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中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也是思想解放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先后克服了“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和“公有制崇拜”。其中克服了“计划经济崇拜”的关键一步是指( )
A.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B. 中共十二大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C. 中共十三大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D. 中共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1984年刚上任青岛电冰箱厂厂长的张瑞敏说:“欢迎我的是53份请假报告,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出现这一情景的原因是
①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缺乏自主权
②“文化大革命”停工闹革命
③分配中平均主义现象严重,工人缺乏劳动积极性
④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为了吃饱肚皮,冒上杀头的风险,这是时代的荒谬,却是普通人跃上历史浪尖的荣光。一纸惊世骇俗的契约,十几个庄严的血指印,宣告一个尊重人性尊重常识的时代到来了,亿万农民从此告别饥饿。”上述文字描述的对象是( )
A.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贫苦大众
B. 培育杂交水稻的袁隆平团队
C. 研制“两弹一星”的科研工作者
D. 安徽凤阳小岗村的普通农民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这里的“转折”指的是
A. 党的工作重心由阶级斗争为纲转到经济建设上来
B. 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由农村转到城市上来
C. 经济改革的目标由建立计划经济转到建立市场经济
D. 国家的对外政策由奉行闭关锁国转到实行对外开放
20世纪70年代我国思想理论界开展了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场大讨论首先否定了
A. 以阶级斗争为纲
B.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 “两个凡是”的方针
D. “文化大革命”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