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历史上先后发生了三次工业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历史上先后发生了三次工业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蒸汽机引起了欧洲生产的革命,……英国引领了这一历史发展的潮流,取得了技冠群雄、傲视全球的辉煌成果。

(1)材料一中“蒸汽机引起的欧洲生产的革命”中,哪一事件点燃了机器发明和使用的“星星之火”?英国能引领这一历史发展潮流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率先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它在哪一年完成资产阶级革命的?

材料二  1874~1890年日、英、美、法、德五国工业发展速度比较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重要信息?

(3)据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日本工业发展的主要原因。

材料三  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技术直接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军事发明。这些战时的军事突破有雷达(英国)、原子弹(美国)、弹道导弹(德国)……战争的经验促进了改进现在武器或开发新型武器……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4)材料三反映出这次工业革命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材料四 80年代初,美国在半导体等技术方面落后于日本、西欧,在科技领域全面领先的地位动摇……(因此)实行高技术发展战略。1985年,法国提出欧洲国家在与开发空间技术有密切联系的6个领域进行合作研究。

﹣﹣上述材料均摘自吴于廑 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5)材料四认为80年代美国的科技地位发生怎样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思考此时美国经济特点。据材料分析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展的共同趋势。

 

(1)蒸汽机;1688年。 (2)信息: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发展不平衡;日本工业高速发展;英国发展相对缓慢等。(答出一点即可) (3)主要原因: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工业革命的推动。 (4)战争的需要,带来军事技术突破,引起了科技革命。 (5)领先地位动摇;经济缓慢回升,受到通货膨胀困扰;多极化。 【解析】 (1)根据材料一“蒸汽机引起了欧洲生产的革命”可知,蒸汽机的发明,点燃了机器发明和使用的“星星之火”;英国能引领这一历史发展潮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1688年它率先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 (2)依据材料二《1874~1890年日、英、美、法、德五国工业发展速度比较》可知,在1874~1890年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发展不平衡;日本工业高速发展,发展最快;英国发展相对缓慢等。 (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后半期,日本进行了明治维新。明治维新使日本由一个封建落后的国家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促进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业革命的进行和发展,也对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4)由材料三“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技术直接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军事发明,这些战时的军事突破有雷达(英国)、原子弹(美国)、弹道导弹(德国)…战争的经验促进了改进现在武器或开发新型武器…”可知,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是战争的需要,带来军事技术的突破,引起了科技革命。 (5)材料四反映的是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历史。由材料“美国在半导体等技术方面落后于日本、西欧,在科技领域全面领先的地位动摇”可知,70年代-80年代初美国在科技领域全面领先的地位动摇。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美国经济缓慢回升,但受到通货膨胀的困扰。两极格局结束后,伴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出现了多极化发展的趋势。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科学无国界,科学无时限.20世纪初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提出了相对论,为原子能技术的开展提供了理论依据;20世纪60年代另一位物理学家根据相对论,主持形成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理论设计方案.这两位物理学家分别是( )

A. 牛顿和王大珩    B. 牛顿和邓稼先

C. 爱因斯坦和王大珩    D. 爱因斯坦和邓稼先

 

查看答案

它改变了中国战争的性质,也改变了外来援助的结构。英美对日宣战和中国对轴心国的宣战,使亚洲的战争成为一场世界规模的反侵略和反独裁斗争之组成部分。可见,“它”是(    )

A. 台儿庄战役 B. 百团大战 C. 珍珠港事件 D. 斯大林格勒战役

 

查看答案

本着促进成员国经济和社会均衡发展的原则,对2010年希腊发生的债务危机进行实质性干预的区域性组织是( )

A. 欧洲联盟    B. 上海合作组织

C. 亚太经合组织    D.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查看答案

1948 年,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其导火线是(  )

A. 印度独立和印巴分治    B. 纳米比亚独立

C. 犹太人以色列国建立    D. 埃及宣布独立

 

查看答案

“集体化和导致农村衰败的过度粮食征购,引起了1932—1933年的饥荒和疾病蔓延。”材料评述的应是(    )

A. 十月革命的国内意义    B. 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

C. 斯大林模式的形成过程    D. 赫鲁晓夫改革的实际效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