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2016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一行驱车来到这个地方,下麦田、进农家,总书记感...

2016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一行驱车来到这个地方,下麦田、进农家,总书记感慨的说“当年18户农民拼着身家性命干的事,变成中国改革的一声惊雷,成为中国改革的标志。”“这个地方”应该是(    )

A. 安徽凤阳小岗村    B. 广东省的深圳

C. 海南省    D. 上海市的浦东

 

A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当年18户农民拼着身家性命干的事,成为中国改革的标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11月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召集到一起,私下立了一份将田地包干到户的生产契约,并含着眼泪按下鲜红鲜红的手指印,这份契约,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农民告别饥饿的宣言书,成为中国改革的标志,选项A符合题意;而选项BCD属于对外开放的经济特区,不符合题意。因此只有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78年对于中国来说具有划时代意义,下列事件发生在1978年的有(   )

①召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②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③“文化大革命”结束

④粉碎“四人帮”

A. ①② B. ①④ C. ①③ D. ②③

 

查看答案

“文革”结束后,我们先后冲破了“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所有制崇拜”的樊篱。使中国人民冲破“个人崇拜”樊篱的历史事件是(  )

A.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B.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C. 粉碎“四人帮”反革命集团

D.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查看答案

2014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兰考县考察时,回忆起曾填写的《念奴娇》词。词中百姓谁不爱好官?……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的句子,深深表达了对下列哪位人物的崇敬之情

A. 邓稼先 B. 雷锋 C. 王进喜 D. 焦裕禄

 

查看答案

对一个职业、一种工作、一项事业、一门手艺,要有发自内心、始终如一的热爱,要有经久不衰、脚踏实地的干劲,要有淡泊名利、物我两忘的境界……这就是“工匠精神下列人物中发扬工匠精神,成为石油工人楷模的是

A. 邓稼先

B. 王进喜

C. 焦裕禄

D. 袁隆平

 

查看答案

作家莫言在他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小说《蛙》中写道:“舞台上插着几十杆红旗,挂着红布白字横幅……喇叭正播放着“语录歌”:马克思主义的道路,千条万绪,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造反有理—造反有理一一造反有理——”这段描写表现的是我国哪一历史时期的场景

A. 五四运动时期

B. 土地革命时期

C. “文化大革命”时期

D. 抗美援朝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