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中华民族发端于几千年前的黄河中游地区, 是由若干民族集团联合、 汇集形成且不可分...

中华民族发端于几千年前的黄河中游地区, 是由若干民族集团联合、 汇集形成且不可分割的多元一体的民族, 所有中华儿女都自称是 “炎黄子孙”。其主要原因是

A. 中华民族主体由炎黄部落融合发展而来

B. 全体中国人都是炎帝和黄帝繁衍的后代

C. “炎黄” 生活地区是中华文明唯一发源地

D. “炎黄” 时期中华大地出现了最早的农耕文明

 

A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炎黄部落构成华夏族的主体,华夏族是汉族的主体,后来又形成中华民族,故A符合题意,B说法错误。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发源地之一,长江流域也是发源地,故C不正确。最早的农耕文明在河姆渡文化、半坡文化就出现了,故D不正确。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有学者认为真正的世界历史是从地理大发现开始的。年代标尺是了解历史发展脉络的重要工具。据此完成以下探究。

(1)如下图反映的是世界历史进程中的重要历史阶段及史实。请在1700年的时间节段填写相关史。

 

(2)请就1500年、1600年和1700年三个历史阶段,结合世界史的相关史实,阐述其对世界发展的作用。(要求: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3)综合以上探究,你认为早期资本主义发展有何特点?

 

 

查看答案

依法治国、民主政治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之。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某法典

(1)材料一的内容出自世界古代一部著名法典。该法典是《        》,诞生地位于下图        处(填字母)。

材料二:政体有三种:共和政体、君主政体、专制政体。用最无学识的人的观念就是以发现它们的性质,我们假定了三个定义,或毋宁说是三个事实:共和政体是全体人民或仅仅一部分人民握有最高权力的政体;君主政体是由单独一个人执政,不过遵照固定的和确立了的法律;专制政体是既无法律又无规章,由单独一个人按照一己的意志与反复无常的性情领导一切。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2)举出材料中孟德斯鸩指出的“共和政体”和“君主政体”的具体史实,并根据材料结合所学说明其影响。(要求:史实准确,表述合理。)

材料三:1789年7月14日,法国几十万武装市民群众攻陷巴士底狱——,迫使国家政权转移到资产阶级手中,此后十多年法国政治和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法国长期主导欧洲国际事务,不仅为西欧大部分地区带来了革命性立法,传播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而且促进了民族主义思想的传播和民族统一。

——摘编自王晋新《欧洲霸权时代(1750——1914》

(3)依据材料指出法国“为西欧大部分地区带来了革命性立法”指的是什么?

(4)以上探究反映了世界历史发展的主要趋势是什么?

 

查看答案

改革与制度创新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陶片放逐法是古希腊雅典等城邦实施的一项政治制度。依据“陶片放逐法”,雅典公民大会每年可以放逐一位政治领袖,投票时只要在陶片上刻上名字即可,不问过失,也不问罪行,只要获得票数超过六千,即遭放逐。

(1)材料一体现了古希腊雅典民主政治有何特点?

材料二:

(2)材料二反映了中世纪西欧的哪一制度?该制度的确立对西欧中世纪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三:某国家改革主要内容某国家改革主要内容

 

 

 

 

(1)废除皇室和贵族的私有土地和部民(部曲),收归国家,是为公地公民。对大夫以上高官贵族赐予食封。

(2)改革统治机构,建立京师和地方行政机构(国、郡、里),设置关塞、防人(成边军)及驿站,各置职官;

(3)造户籍、记账(赋税簿账),施行班田收授法,凡田长30步,广20步为段,10段为町;

(4)改革税收制度,施行租庸调新税法

 

(1)废除皇室和贵族的私有土地和部民(部曲),收归国家,是为公地公民。对大夫以上高官贵族赐予食封。

(2)改革统治机构,建立京师和地方行政机构(国、郡、里),设置关塞、防人(成边军)及驿站,各置职官;

(3)造户籍、记账(赋税簿账),施行班田收授法,凡田长30步,广20步为段,10段为町;

(4)改革税收制度,施行租庸调新税法

 

(3)根据材料三判断这是哪一国家的改革。此次改革对该国家的发展产生了什么作用?

(4)综上所述,请你归纳改革与制度创新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查看答案

葡萄牙人迪亚士率领船队经非洲好望角,到达了印度的卡里库特,实现了欧洲人从非洲沿岸到达东方的夙愿。

改正

 

查看答案

哥伦布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环球航行。

改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