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2018年很不平静:才见“朝核问题初显缓和曙光”,又担扰“美英法又向叙利亚发动精...

2018年很不平静:才见“朝核问题初显缓和曙光”,又担扰“美英法又向叙利亚发动精准打击”。人们担心突发事件会威胁世界和平,因为历史上有“一把枪挑起一场战争”的先例。这“一把枪”挑起的战争是(  )

A. 美国南北战争 B. 第一次世界大战

C. 第二次世界大战 D. 日本侵华战争

 

B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视察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时被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刺杀身亡,奥匈帝国以此为借口对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故这“一把枪”挑起的战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面对新旧制度更替引发的社会大动荡,诸子百家分别从不同的立场提出了自己的治国良方,他们著书立说、各陈其说,造就了我国思想学术领域少有的辉煌时代。

材料二:“全世界都在学习中国话,孔夫子的话越来越国际化;全世界都在讲中国话,我们说的话让世界都认真听话。”一曲明快的《中国话》,表达出人们对祖国的美好祝愿。

(1)材料一中的“辉煌时代”指什么?它产生的根本原因又是什么?

(2)材料二中提到的“孔夫子”的核心思想和政治主张是什么?我们要研究“孔夫子”的言行首先应该查阅哪部书?

(3)“孔夫子”还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开民间讲学之第一声指的是什么事?“他”的教育思想中哪一条体现了教育公平?

(4)列举战国时期的一个著名学派及其代表人物和主要主张。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而受其赐。”

材料二: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

﹣﹣《汉书•食货志上》

材料四:史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旧贵族诬告卫鞅谋反,结果卫鞅被处死。

(1)根据材料一回答春秋第一个霸主是谁?他称霸的口号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出卫鞅变法的理论依据来源于哪一思想流派的观点?其支持者是谁?

(3)根据材料三,简述卫鞅变法的作用。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直接导致卫鞅下场的措施是什么?最有利于维护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措施又是什么?

(5)春秋时期的齐国和战国时期的秦国强盛的共同原因是什么?你获得怎样的启示?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

材料二:如下图所示

材料三:天子适诸候,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孟子•告子》

(1)材料一中“天下为家”的局面开始于何朝、何人、何种制度?

(2)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制度?实施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诸侯对周王的权利和义务。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百家争鸣”的论述,正确的是(  )

①百家是指一百个思想流派

②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

③他们彼此对立攻击,没有融合

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春秋战国是我国社会大变革时期,围绕如何治理国家,四位学者发表了各自的看法,其中代表儒家学派的是(  )

A. 用仁政治理天下 B. 倡导改革和法治

C. 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D. 虔诚信佛行善积德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