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经济建设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请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经济建设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请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右图是通过什么运动农民获得了土地?这次运动主要改变了什么?

材料二

(2)材料二图片共同反映了什么运动?这一运动的完成有何标志性意义?

材料三 1957年和1960年农业生产情况对比表

(3)导致1960年农业生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四 “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个人集体都能富,国家还要盖仓库。”(1979年)

(4)这段唱词反映出改革开放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给农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随后进行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什么?

(5)纵观新中国经济发展历程,我们得到什么启示?

 

(1)土地改革。主要改变了土地所有制,即由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2)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任答其中2点) (3) “左”倾错误;“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任答其中2点) (4)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企业改革。 (5)政策的制定应实事求是,符合国情,符合人民利益;生产关系的调整应适应生产力发展;要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任2点) 【解析】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故材料一反映的农民获得土地是通过土地改革获得的;土地改革改变了土地的所有制形式,即由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2)依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反映的是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接着,全国掀起“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反映了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的愿望,但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加上自然灾害,1959年到1961年我国经济发生严重困难。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先从农村开始,1978年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农民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在中央的倡导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在全国推开;1984年10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 (5)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政策的制定应实事求是,符合国情,不能违背客观经济规律,符合人民利益;生产关系的调整应适应生产力发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是文化大革命中的两个反革命集团。(    )

 

查看答案

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主要力量发展轻工业 。(     )

 

查看答案

香港回归的时间是1999年12月20日。(   )

 

查看答案

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   )

 

查看答案

我国率先在城市进行改革(   )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