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焚书坑儒”最相似之处是 A. 实施结果 B. 实施过程...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焚书坑儒最相似之处是

A. 实施结果    B. 实施过程

C. 实施目的    D. 实施背景

 

C 【解析】 试题此题考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焚书坑儒”的相关知识点。为了加强思想控制,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所以两者的相似之处是实施目的,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春秋战国时期,新旧制度更替,社会大变革,其根本原因是(  )

A. 战争频繁    B. 诸侯争霸

C. 周王室衰微    D. 社会生产力发展,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推广

 

查看答案

下面对西周分封制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目的是为了巩固政权

②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封给诸侯让他们镇守疆土,保卫王室

③诸侯国受分封同时必须向周天子尽义务

④分封制使周朝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④

 

查看答案

    七七事变后,中国人民开始全民族抗战。国民党的正面战场先后取得了台儿庄战役、保卫大武汉的胜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也捷报频传,取得了平型关大捷和百团大战的胜利。

请以“团结一心抵外侮”为题,写一篇历史小短文。文中需涉及以上四次战役的简要过程及影响,同时论述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的关系。要求:语言流畅,史实准确,字数200字左右。

 

查看答案

掌握历史学习和研究的方法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前提

方法一学会看历史地图并制作完成年代尺

(1)判断以上三幅历史地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并将事件名称填写在年代尺的①②③处。

方法二分析史料得出结论

(2)结合图片材料和所学,模仿示例对史料进行分析。

方法三辨析观点,并用历史学科语言表达。

学生甲:他是我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学生乙:他颁布的《中华民国约法》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的性质。

学生丙:他提出的“三民主义”成为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

(3)以上是八年级同学在课上讨论一位中国近代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你认为他们最有可能讨论的是谁?这三位同学的观点都正确吗?结合所学,阐述理由。

 

 

查看答案

中日两国本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但近代以来,日本却多次侵略中国,犯下滔天罪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94年7月,日本不宣而战,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对华战争。8月,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

材料二:“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空前的胜利,……中国五十年及东北十四年的大耻,今日得以昭雪。”

材料三:十四年抗战,艰苦卓绝: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长城。十四年抗战的艰苦历程昭示我们,爱国主义是克敌制胜的强大精神力量,用爱国主义精神凝聚起来、团结起来的中华民族是不可征服的。

材料四:2014年12月13日,习近平主席出席“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纪念活动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只有人人都珍惜和平、维护和平,只有人人都汲取战争的惨痛教训,和平才是有希望的。

请回答: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此次侵华战争的名称?这场战争的结果是清政府战败,其战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十年”和“东北十四年的大耻”分别指的是什么事件?

(3)材料三中十四年抗战结束的时间和标志是什么?

(4)结合材料四,划线部分指什么事件?针对当今某些日本右翼势力企图否定战争罪行的行径,你认为如何才能健康发展中日关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