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他敢于直言,前后进谏200多次;他死后,唐太宗痛惜失去了一面可以知得失的“镜子”...

他敢于直言,前后进谏200多次;他死后,唐太宗痛惜失去了一面可以知得失的“镜子”。他是

A. 房玄龄 B. 魏征 C. 姚崇 D. 宋璟

 

B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唐太宗知人善任,虚怀纳谏,他重用著名的谏臣魏征,魏征敢于犯颜直谏,前后向唐太宗进谏二百多次。他死后,唐太宗称自己失去了一面可以知得失的镜子,所以B项符合题意;A项是贞观时期的宰相,善于谋略,CD项是唐玄宗时期的贤相。由此分析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关于唐太宗的说法中,不正确的

A. 是唐朝第二位皇帝 B. 勤于政事,虚心纳谏

C. 知人善任,尽量做到唯才是举 D. 创立了三省六部制

 

查看答案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琵琶记》中这段诗反映了我国古代比较完备的选官制度,它是

A. 世袭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科举制

 

查看答案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此河”的中心在

A. 涿郡 B. 洛阳 C. 江都 D. 余杭

 

查看答案

公元6世纪80年代,中国重归统一时的皇帝是

A. 隋文帝 B. 隋炀帝 C. 唐太宗 D. 唐玄宗

 

查看答案

    和平,每个追求幸福生活的人都不会含弃;战争,每个心地善良的人都不愿看到。但曾经的浩动我们不会回避,回顾战争更能让我们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在20世纪爆发的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也带来了深刻的思考。

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在一战爆发前,欧洲内部的矛盾日益激化形成了哪两大军事集团?两大军事集团的主要成员国有哪些?矛盾的根源是什么?

(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是哪场战役?结束的时间和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3)战争结束了大半个世纪,但它给人类带来的伤痛却让全人类至今不能遗忘,避免战争,成为战后大多数国家的共同追求,写出二战后,为防止战争而成立的国际组织名称,并就如何避免战争,维护世界和平谈谈自己的看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