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实现中国现代化的目...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实现中国现代化的目标始终没有动摇过,特别是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目标,虽有偏差,但从未停滞。1957年初,毛泽东自豪地说,这个世纪的上半个世纪搞革命,下半个世纪搞建设。

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在新的历史机遇和挑战面前,我国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征程上不断锐意进取,攻坚克难。1992年初,邓小平斩钉截铁地说,“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在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方面毛主席自豪的原因,之后这方面又出现了怎样的偏差?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所涉及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其对我国国企改革产生了怎样的利好局面?

(3)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的既是机遇又是挑战的历史事件是什么?综上所述,请谈谈你对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认识。

 

(1)原因:国家的大力扶植;海外爱国科学家的归国;一五计划的实施。(符合题意即可)偏差:之后这方面又出现的偏差为由于左的错误党中央又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给经济建设带来较大困难。 (2)邓小平南巡;邓小平南巡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决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言之成理即可) (3)WTO;“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体现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内在统一关系,有利于指导我国现代化建设继续向前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方向。(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其他言之成理也可) 【解析】 (1)据所学和材料一“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实现中国现代化的目标始终没有动摇过,特别是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目标,虽有偏差,但从未停滞。1957年初,毛泽东自豪地说,这个世纪的上半个世纪搞革命,下半个世纪搞建设。”和所学知识可知,在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方面毛主席自豪的原因是国家要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邓稼先钱学森等海外爱国科学家的归国,一五计划正在实施并闻得巨大成就;之后这方面又出现的偏差为由于急于求成、经验不足,中央又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给经济建设带来较大困难。 (2)根据材料“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征程上不断锐意进取,攻坚克难”,1992年初,邓小平斩钉截铁地说,“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所涉及的历史事件是邓小平南巡并发表讲话,邓小平南巡讲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决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根据所学可知: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的既是机遇又是挑战的历史事件是中国加入WTO。从毛泽东的“工业化”思想、“四个现代化”目标的提出,侧重于物质文明建设,到邓小平的“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建立,侧重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从江泽民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三个文明一起抓的思想,到胡锦涛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最终形成,既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艰辛探索的历程,也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有了深一步的认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体现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内在统一关系,有利于指导我国现代化建设继续向前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方向。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梁启超认为,凡改革之事,必除旧与布新,两者之用力相等,然后可有效也。苟不务除旧而言布新,其势必将旧政之积弊,悉移而纳于新政之中,而新政反增其害矣。

材料二:一种名为“人造自来血”的补药曾在近代中国流行。图1和图2分别是1911年10月和11月刊登在《中报》上的广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梁启超等人开启中国政治民主化先河的改革开始和结束的标志各是什么?概括材料一中梁启超对改革的看法。

(2)根据材料二中两则漫画并结合所学知识,两则漫画广告词的变化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广告词的变化折射出当时怎样的社会状况?

(3)根据两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两则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什么内在联系?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唐招提寺的建筑风格在日本哪一政治事件之后出现?由此看出该事件有何特点?巴黎圣母院远比国王的城堡雄伟华丽,这反映出古代欧洲社会怎样的特点?

(2)建筑是无声的历史。请再举一例建筑,并说出你从中获取的历史信息。

 

查看答案

达•芬奇突破“圣像图”的画法,用写实的绘画揭示人性的善恶,并提出了“谁不尊重生命,谁就不配有生命”的口号。这反映了达•芬奇的(  )

A. 进化论思想 B. 人文主义思想

C. 社会主义思想 D. 理想主义思想

 

查看答案

如下图漫画反映了当今世界威胁和平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

A. 殖民主义 B. 霸权主义 C. 恐怖主义 D. 军备竞赛

 

查看答案

德法两个大国由恩怨情仇,到相逢一笑,反映了欧洲乃至世界的历史。从普法战争的仇恨,到两次世界大战的厮杀,最后到20世纪中期以后走向合作。德法两国由对立最终走向合作说明了(  )

A. 国际形势变化是影响大国关系的关键因素

B. 经济全球化是各国发展的必由之路

C. 社会制度相同的国家最终会达成谅解

D. 大国竞争主要是综合国力的竞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