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顺治初年,为了对付东南沿海及台湾的抗清势力,清政...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顺治初年,为了对付东南沿海及台湾的抗清势力,清政府实行禁海,“片板不准下海”。

材料二 :洋船至宁波者甚多,将来番船云集,留住日久,将又成一粤省之澳门矣。

材料三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1)材料一反映清朝实行“海禁”的最初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反映18世纪中期清政府实行“海禁”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3)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给近代中国带来什么影响?

 

(1)目的:为了对付东南沿海及台湾的抗清势力 (2)担心国家领土和主权收到外国侵犯 (3)清朝推行闭关政策,在抵御西方殖民侵略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它限制了我国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阻碍了中外文化的交流,导致国家的闭塞,使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解析】 (1)依据材料信息“为了对付东南沿海及台湾的抗清势力,清政府实行禁海”可知,清朝实行“海禁”的最初目的是为了对付东南沿海及台湾的抗清势力。 (2)依据材料信息“洋船至宁波者甚多,将来番船云集,留住日久,将又成一粤省之澳门矣”可知,清政府担心国家领土和主权收到外国侵犯。 (3)依据所学可知,清朝推行闭关政策,在抵御西方殖民侵略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它限制了我国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阻碍了中外文化的交流,导致国家的闭塞,使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人说:明修长城清修庙;一座喇嘛庙,胜抵十万兵,道出了明清不同的民族政策。

材料二  蒙古准噶尔部可汗准噶尔丹在沙俄支持下向康熙帝提出“圣上君南方,我长北方”,并多次引兵内犯。康熙帝三次御驾亲征,历程几十年,终于粉碎了准噶尔的叛乱。

(1)根据材料一,分析明清两朝统治者在处理民族问题上的态度有何不同?

(2)材料二中,清政府对准噶尔部采取的政策与材料一所体现的政策有何不同?

(3)简要说明上述措施的作用。

 

查看答案

提出“三权分立”的政治原则的法国思想家是(     )

A. 孟德斯鸠 B. 伏尔泰 C. 狄德罗 D. 卢梭

 

查看答案

正当西方列强以咄咄逼人之势不断东扩时,清帝国却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日益显出疲惫的老态。闭关锁国政策不利于清政府统治的原因是

①丧失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阻碍了手工业的进步

②不与外国进行科技交流,使中国逐渐落伍

③使中国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

④使西方殖民者找到侵略中国的借口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1792年,清政府实行“金瓶挚签”制度目的是(     )

①保证确定转世灵童的公平性  

②防止地方分裂分子趁机制造分裂 

③体现中央权威,维护国家统一  

④放手让地方管理,进行自治统治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

据史载:从洪武十八年(1385年)九月十四日至二十一日的八天中,朱元璋共批阅奏章1660份,处理国事3391件。出现这种现象,最有可能是因为

A. 废除宰相制    B. 大兴文字狱    C. 设厂卫特务机构    D. 设立军机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