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材料一:我们即将迎来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从那时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

    材料一:我们即将迎来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从那时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新的壮丽史诗,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改革的进程势不可挡地展开了;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

﹣﹣中共十七大报告

材料二:1998﹣2002年国民生产总值变化示意图

材料三:2007年,我国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人民群众在教育、医疗、住房、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等六大民主领域得到的实惠越来越多。其中,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扣除物价因素之后,城镇居民实际增长约13%,超过GDP增长速度;农民增长约8%。

﹣﹣国家统计局网站

(1)材料一中“历史性变化”的伟大起点指的是什么?依据材料一、二,概述“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哪些变化?

(2)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农村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相同之处。

(3)从材料三中,你能获取什么历史信息?简要分析其成因。

 

(1)①起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②变化:改革开放全面展开;经济(或国民生产总值)持续稳定高速增长。 (2)相同:都把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自主经营、自负盈亏。都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3)①信息:社会事业加快发展(或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②原因:改革开放促进了生产力发展(或政府重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解析】 (1)第一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使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第二问根据材料一“……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改革的进程势不可挡地展开了;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 可知,“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发生的变化是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根据材料二“1998—2002年国民生产总值变化示意图”可知,“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发生的变化是经济(或国民生产总值)持续稳定高速增长。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先从农村开始。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1980年在中央指导下农村逐步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从1985年城市改革全面开展,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主要在三个方面进行,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因此农村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相同之处是:都把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自主经营、自负盈亏;都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3)第一问根据材料三“2007年,我国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扣除物价因素之后,城镇居民实际增长约13%,超过GDP增长速度;农民增长约8%。”可知,材料三反映的信息是:社会事业加快发展(或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第二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的原因是:改革开放促进了生产力发展(或政府重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农业生产统计表(金额单位:亿元﹣《中国统计年鉴(1983)》

年份

1952年

1953年

1954年

1955年

1956年

农业总产值

461

510

535

575

619

 

 

材料二:我国小麦产量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二位了。我国小麦增产速度是古今中外历史上所没有的,更是资本主义国家所望尘莫及的。……美帝国主义者说我们人口多是“不堪重负的压力”,我们要用更多的事实告诉他们,人口多,生产粮食更多。只要我们需要,要生产多少就可以生产多少粮食出来。

﹣﹣《人民日报》社论(1958年7月23日)

材料三: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

﹣﹣邓小平《关于农村政策问题》(1980年5月31日)

(1)据材料一分析1952~1956年新中国农业发展状况如何?这一状况的出现与当时在农村开展的什么运动有关?

(2)对材料二所反映的我国农业生产情况你是如何判断的?这种情况的出现与哪两次运动有关?这两次运动导致的后果如何?

(3)材料三中的“包产到户”政策最先在哪儿实行?为什么说:“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

(4)综合上述材料信息,你得到了什么重要启发?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材料二  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材料三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上述三则材料均选自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请回答:

(1)材料一是哪一时期的基本任务?列举这一时期的主要成就。(最少三项)

(2)材料二是哪一年哪次会议上制定的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它起到了什么作用?

(3)材料三是哪一年提出来的社会主义总路线?你如何评价总路线?

 

 

查看答案

我们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创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  )

A. 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B.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 科学发展观

D. 邓小平理论

 

查看答案

2001年,我国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是(  )

A. 举办经济特区 B. 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C.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 实施“一带一路”建设

 

查看答案

14.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首先是在

A. 城市

B. 国有企业

C. 沿海地区

D. 农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