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就是对“中国梦”的追...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就是对“中国梦”的追逐和实现。五四运动以来,民族崛起之路历经三大里程碑事件。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碧净南湖水,峥嵘烟雨楼。画船千载梦,今日御神舟。博出新天地,赢来万象幽。”这首诗描写了近代中华民族复兴路上的哪一里程碑事件?结合所学回答该事件的历史意义。

(2)下图宣告了近代中华民族复兴路上哪一里程碑事件的发生?该事件使我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3)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近代民族复兴路上的第三大里程碑事件。哪次会议作出了改革开放这一历史性决策?在对内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党明确要建立怎样的经济体制?

 

 

(1)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到新民主主义社会。 (3)十一届三中全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解析】 (1)依据题干“碧净南湖水,峥嵘烟雨楼。画船千载梦,今日御神州。搏出新天地,赢来万象幽。”可知是对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描述。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后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只游船上举行。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 (2)依据图片可知,该图片反映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949年10月1日下午,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登上天安门城楼,首都30万军民齐集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伟大胜利。中国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到新民主主义社会。 (3)依据所学可知,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实现了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从此,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改革开放后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1992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上,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是远东战场抵抗侵略的前哨,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协防缅甸,尽管中国战场也急需重兵,但中国还是派出精锐部队中国远征军第一路军入缅作战。缅战结束后,组建中国驻印军,以中国驻印军为主体,盟军掀起了亚洲大陆的反攻战。中国还系统性地支持朝鲜、越南的抗日活动。朝鲜抗日力量的政治团体和武装力量在中国的土地上成长壮大。

——摘编自王建朗《抗日战争与中国国际地位的变迁》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回首往事,我们更加清晰地感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不仅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也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有利于民族解放力量,促进了殖民体系的终结,改变了世界未来发展方向。推动了世界范围内的民族解放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

——建国65周年招待会上讲话

材料三  在毛泽东同志探索的基础上,邓小平同志从国情出发,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初步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进行了划时代的理论探索,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新境界,因为它赋予了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摘编自《辉煌十九大》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中国是“远东战场抵抗侵略前哨”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哪一事件拉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世界意义。

(3)根据材料三指出,习近平思想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的原因。

(4)综合以上材料,你有何认识?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后,分散、脆弱的农业个体经济既不能满足工业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又有两极分化的危险。结合中国的实际和苏联的经验,中共中央对农业合作化采取了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的分阶段渐进发展策略,这种相对缓和的方式利于合作化的推进。中共在资金技术、人员、农资等方面对合作社大力倾斜性扶持对农民产生了吸引力,得到了大部分农民的大力支持。到1956年底,基本实现了农业合作化。

——摘编自李良玉《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

材料二  1978年12月,小岗村村民自发秘密实行包产到户,粮食生产得到空前丰收。农村出现的改革势头,得到了邓小平和中共中央的高度认可,并下达文件在全国进行推广。在这种改革模式中,创造性的在土地所有权归集体所有基础上,经营权按户均分给农户自主经营。在经营管理上,从农业实际生产情况出发,实行统一经营和分散经营相结合的方式。这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打破了人民公社时期平均分配主义,调动了农民积极性,推动了改革浪潮。

——2008年10月15日《中国国土资源报》

材料三  李克强在201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在新形势,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必须要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在现有土地政策之下创新推广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成果。

——人民网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农业合作化顺利推行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中的“改革模式”是指什么?根据材料二概括这一改革模式的特点。

(3)综上所述,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土地政策不断调整中,你有何启示?

 

 

查看答案

观察下图,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A.1949年11月解放地点

B.1951年和平解放地

 

查看答案

观察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请将下列“一五”期间建成公路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新藏公路

B.青藏公路

(2)据图分析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的主要成就中,重工业的地域分布有何特点?

 

查看答案

阅读以下材料后判断:

    遵义会议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在历史上召开的两次重要会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严重受挫的情况下,中共召开了遵义会议。这次会议批判和否定了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领导,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首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使党的指导思想转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健康轨道上来。这次会议是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是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由于中国极为特殊的国情和党对这项崭新的事业缺乏经验,在指导思想上犯了“左”的错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彻底否定“左”的错误指导思想,在思想、政治、组织等方面进行全面拨乱反正,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启了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实现了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摘编自李玉荣《遵义会议与十一届三中全会比较研究》

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正确”;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达的意思,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错误”;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C”。

(1)遵义会议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2)遵义会议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都是党在历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在全国全面展开。

(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5)遵义会议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都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起了作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