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人文追求。李老师以此为价值观目标,设计了下面的主...

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人文追求。李老师以此为价值观目标,设计了下面的主题学习板块,请你完成各板块的问题探究。

板块一(维护国家统一)

 

 

图一

 

图二

 

(1)造成图一中“少了这一点”的历史原因是什么?述当前解决这一问题的有利因素。

 

(2)面对图二的问题,美国是如何解决的?

 

 

板块二(捍卫民族尊严)

(3)解读下面两侧材料中的信息,概括它们的共同之处。

板块三(见证开方成就)

(4)请为下面方框内的论点,分阶段列出一例具体史实作为论据。

板块四(感受科技力量)

(5)请根据下面图片提供的历史信息,自拟主题,写一篇150字左右的小短文。

图三1825年斯蒂芬森试验蒸汽机车   图四中日两国高速列车运行部分数据统计

 

(1)1949年,解放战争胜利,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 有利因素: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两岸中华儿女血脉相连;实现祖国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一国两制”构想得到普遍认可;港澳的成功回归,提供了成功范例;中国日益增强的综合国力;《反分裂国家法》提供了法律保障;国际社会正义力量的支持等。 (2)南北双方矛盾激化,爆发内战,内战中,政府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调动了农民尤其是黑人的积极性,扭转了北方军队在战场上的被动局面;美国内战以北方胜利告终,废除了奴隶制,维护了国家统一。 (3)都是在遭受法西斯侵略,面临民族存亡的重要历史关头发表的;都表现了反抗法西斯侵略、维护民族独立的决心和信心;都鼓舞了本国人民团结起来反抗外来侵略的斗志;都引导本国人民赢得了反侵略斗争最终的胜利等。   (4)第一阶段:设立经济特区(或开放沿海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等)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逐步形成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 第二阶段:改革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等。 第三阶段: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筹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等。   (5)示例:主题:铁路发展见证科技进步;铁路发展见证国家实力变迁等。 要点:18世纪60年代,英国率先开始工业革命。1825年,由斯蒂芬森设计的蒸汽机车正式试车,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为社会提供了更为快捷、廉价、便利的交通,使生产和市场之间的联系变得更为密切。英国利用工业革命的先发优势确立了“世界工厂”的地位。 20世纪50年代—70年代,在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下,世界各国在交通运输领域均有较大发展。世界上第一条高速铁路是日本的新干线,于1964年正式营运。日本磁悬浮列车创时速603公里的世界最高速度记录。 2007年,中国首趟动车组列车从上海站始发,标志着动车时代的来临。截至2017年末,中国高铁运营里程2.5万公里,居世界首位。让全世界为之赞叹的中国高铁,不仅拉近了城市间的距离,更标志着中国高铁迈入世界一流水平,充分说明中国综合国力提升带来的强大经济和科技力量。总之,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是经济和科技发展的缩影,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世界各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历程。 【解析】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少了的一点是台湾至今还没有回到祖国的怀抱。1949年,解放战争胜利,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导致台湾与祖国大陆的分离。解决台湾的问题的有利因素是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两岸中华儿女血脉相连;实现祖国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一国两制”构想得到普遍认可;港澳的成功回归,提供了成功范例;中国日益增强的综合国力;《反分裂国家法》提供了法律保障;国际社会正义力量的支持等。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面临的问题是祖国分裂。独立战争结束后,美国南方发展种植园经济,北方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两种矛盾激化,于是爆发了内战。在内战中,政府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这调动了农民尤其是黑人的积极性,扭转了北方军队在战场上的被动局面;美国内战以北方胜利告终,废除了奴隶制,维护了国家统一。 (3)根据材料所给信息可知中国和苏联都受到了法西斯的侵略,都是在面临民族危急存亡的重要历史关头发表的。两份材料都表现了两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维护民族独立的信心和决心。两份材料都鼓舞了本国人民团结起来反抗外来侵略的斗志;都引导本国人民赢得了反侵略斗争最终的胜利等。 (4)根据材料可知方框内的观点是我国的对外开放。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对外开放的第一阶段是设立经济特区(或开放沿海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等)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逐步形成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第二阶段是改革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等。第三阶段是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筹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等。 (5)根据材料所给提示信息,日本在1964年修建了第一条高速铁路,我国在2007年有动车。道路2017年我国高铁运营里程是2·5万公里,占全球的66%。由此可知我国铁路事业发展迅速。本题要求写小论文。写小论文要注意论文的格式,语言正确,尊重历史事实。例如:铁路发展见证科技进步 18世纪60年代,英国率先开始工业革命。1825年,由斯蒂芬森设计的蒸汽机车正式试车,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为社会提供了更为快捷、廉价、便利的交通,使生产和市场之间的联系变得更为密切。英国利用工业革命的先发优势确立了“世界工厂”的地位。 20世纪50年代—70年代,在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下,世界各国在交通运输领域均有较大发展。世界上第一条高速铁路是日本的新干线,于1964年正式营运。日本磁悬浮列车创时速603公里的世界最高速度记录。 2007年,中国首趟动车组列车从上海站始发,标志着动车时代的来临。截至2017年末,中国高铁运营里程2.5万公里,居世界首位。让全世界为之赞叹的中国高铁,不仅拉近了城市间的距离,更标志着中国高铁迈入世界一流水平,充分说明中国综合国力提升带来的强大经济和科技力量。总之,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是经济和科技发展的缩影,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世界各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历程。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人类对理想社会的不懈追求,推动着社会的不断进步。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人几乎是摸着石头过河进入民主化之路的,他们发动资产阶级革命,并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一种全新的政治体制,用宪法的权威给国王套上了羁勒。

——纪之景《英国政治制度:特点及其文化内涵》

材料二  美国宪法是人类法制史上的里程碑,它的制定是将欧洲从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以来有关人类对理性政治的思考变成了现实的政治原则,使这些伟大的思想在政治实践中获得发扬光大。

——《西方政治制度史》

材料三  社会主义理论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由于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是要求改善工人阶级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实现平等和幸福的美好社会,所以马克思主义一诞生,立即受制欧洲工人阶级的热烈欢迎。1917年,社会主义理想在俄国变成了现实。苏联成立后,奉行着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政策,开创了苏联式社会主义文明。

——李世安、孟广林等《世界文明史》

材料四  习近平指出,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即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统编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1)根据材料一,指出17世纪的英国人是如何“给国王套上了羁勒”的?

(2)材料二中,美国宪法是如何将“有关人类对理性政治的思考变成了现实的政治原则”的?

(3)根据材料三,用史实说明办(俄)联“开创了苏联式社会主义文明”的具体表现。

(4)材料四中“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时间分别是哪一年?综合上述材料,归纳人类对理想社会的共同追求是什么?

 

查看答案

海洋,孕育文明,促进交往,是各国经贸文化交流的天然纽带。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古希腊为代表的海洋文明国家有较多的机会见到不同民族的人,风俗不同,语言也不同;他们惯于变化,不怕新奇……海洋文化富于流动,而农业文明之上的文化偏于静定。

——田欣《安土重迁观念的产生及其变化》

(1)根据材料一,简述地理环境对古希腊政治、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材料二  历史上的海上丝绸之路是在东亚直到非洲东海岸之间一系列港口组成的海上贸易网络,从唐后期到宋朝形成高度繁荣态势,促成了贸易交流与地理知识、航海科技的传播。在古代这就是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各国和平友好往来的见证。

——《拓展海上丝绸之路复兴海洋文明》(凤凰网2014年9月17日)

(2)材料二中的“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开通于何时?分析海上贸易在“从唐后期到宋朝形成高度繁荣态势”的主要原因。

材料三  自公元1500年,世界进入全球化时代,贸易中心逐渐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地区以来,欧洲国家就利用它们在工业技术、经济与政治制度上的优势,孜孜不倦地探求在这个全新时代寻求霸权的道路。

——朱步冲《西方大国崛起的条件:海权,工业,殖民》

(3)写出材料三中“世界进入全球化时代”的标志性事件,并用史实说明欧洲国家是如何通过殖民扩张寻求霸权道路的。

材料四  60多年来,海军官兵始终牢记建设强大海军的神圣使命,从白手起家到潜艇、水面舰艇、航空兵、陆战队、岸防兵五大兵种齐全,从空潜快到航母、新型核潜艇形成作战能力,从沿岸近海到远海大洋,我国海军建设事业始终保持了快速发展的势头。

——《在改革强军伟大实践中大力弘扬人民海军精神》

(4)根据材料四,简述我国建设现代海军的深远意义。

 

 

查看答案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众多。七年级同学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为主题开展知识竞赛,请你参与答题。

(1)(青铜文明)下图的利簋被称作“武五征商簋”,根据下面的图文信息,概述它的历史价值。

(2)(诗歌风尚)文学艺术是一定现实生活的反映。下面的朗读分别从哪些方面反映了唐朝的“盛”和“衰”。

(3)(建筑申遗)如果为下面的建筑申请世界物质文化遗产,请任选其中两个并陈述入选的理由。

 

 

查看答案

美国学者亨廷屯说:“美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在解决重大国际问题时,如果没有其他大国合作,美国也孤掌难鸣……其他大国在解决国际重大问题时所采取的联合行动如若得不到美国的支持,这种行动也是劳而无功的。”材料反映的是

A. 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

B. 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

C. 美国主导的“单极世界”

D. 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查看答案

对下面两幅图片所示会议的共同之处,解读正确的是

①都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有关

②都解决了战后国际秩序问题

③都损害了中国的利益

④都体现了大国强权政治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