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两次工业革命 两次工业革命 时间 理论 主要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两次工业革命

两次工业革命

时间

理论

主要标志

生产组织形式

第一次工业革命

18世纪60年代

蒸汽机的广泛应用

第二次工业革命

电磁学

垄断组织

 

(1)结合所学知识,填写表格中①②③④处的内容。

材料二:如下图反映的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最为突出的核心技术,也是信息社会到来的主要标志之一。

(2)请答出该项技术的名称。

材料三: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逐渐有了持续稳定的发展,在保持低通胀、低失业率和减少财政赤字的同时,发展速度名列西方发达国家前列。这一时期,美国经济政策和经济结构都和以前有很大不同。

﹣﹣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3)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的主要推动力是什么?

(4)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谈谈科技(工业)革命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1)①19世纪70年代;②牛顿力学;③电力和内燃机的广泛使用;④工厂。 (2)计算机网络技术。 (3)高科技,特别是信息产业。 (4)有利: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舒适,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产生了变化等;不利:造成大气污染,网络安全问题等。 【解析】 (1)依据所学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19世纪70年代。第一次工业革命采用的是科学理论是牛顿力学。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是电力和内燃机的广泛使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工厂制度建立起来,成为工业生产组织形式。 (2)依据材料二图片可知是计算机网络技术。 (3)依据材料三“保持低通胀、低失业率和减少财政赤字的同时,发展速度名列西方发达国家前列”可知是新经济模式,这种经济模式推动力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最为突出的核心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 (4)科技革命是一把双刃剑。依据所学从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舒适,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产生了变化等回答有利方面;不利的方面依据所学从造成大气污染,网络安全问题等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中国近现代史上的每一次思想解放都推动了社会的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洋务派在观察强大对手(西方列强)的优点时,不归功于对手的强壮如牛,反而归功于对手有一副漂亮的拳击手套。

——柏杨《中国人史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洋务派对西方列强的认识。

材料二

(大清宣统五年正月初三)自变乱以来,一切新党竞袭洋夷之皮毛,不但遵行外洋之政治,改阴历为阳历,即服色亦效洋式,而外洋各国蚕食鲸吞,日甚一日。来拜年者五十余人,皆系便衣便帽,无一顶戴之人,间有洋帽之人,较上年之情形迥然不同。

——摘编自1913年一位乡村知识分子的日记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变乱是指哪一政治事件?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材料三

近代中国翻译日本书籍表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3)据材料三,指出甲午战争后中国翻译日本书籍出现的新变化。结合史实归纳出现这一变化的时代背景。

材料四

我们说的做的究竟能不能解决问题,问题解决得是不是正确,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是否善于总结经验,针对客观现实,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一切从实际出发。我们只有这样做了,才有可能正确地或者比较正确地解决问题,而这样地解决问题,究竟是否正确或者完全正确,还需要今后的实践来检验。

——摘编自邓小平1978年6月2日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4)邓小平同志的这段话针对的是哪一错误思想?起了怎样的积极作用?

 

查看答案

    美国崛起于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上半期。以1898年美西战争为界标,此前50年解决国内问题,此后50年,开始主导国际体系的建立。

材料一  现代的文明的美国历史,是由一次伟大的、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战争开始的……这是美国人民反对当时压迫美国、使美国处于殖民地奴隶地位的美国强盗们的战争。

(1)材料一中“伟大的、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战争”是指哪次战争?是谁领导了这场战争?这次战争中美国颁布了哪一重要文献?

材料二   一百多年前,一位伟大的美国人签署了《解放宣言》.这项很重要的法令像一盏希望的航灯出现在千百万黑人奴隶面前……

(2)材料二中“一位伟大的美国人”指的是谁?他对美国历史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材料三   1929年初,美国似乎日趋繁荣……10月,股票市场价格跌到了最低点,世界范围的经济萧条随之而来,而且萧条的强烈程度和延续时间的长久都是空前的。

(3)材料三中领导美国走出“经济萧条”的人是谁?他采取的措施有何显著特点?其最重要的措施是什么?

(4)综观美国崛起的历程,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何启迪?

 

查看答案

二战后,美苏由同盟关系变为对立关系的主要原因是(  )

A. 美苏失去了合作的基础

B. 两极格局的实质决定的

C. 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冲突

D. 苏联的壮大影响了美国争霸

 

查看答案

罗斯福新政是在大危机威胁美国的形势下,试图在资本主义范围内对其中某些弊病加以改革,以保证资本主义的稳定与发展……其直接效果虽不十分显著,但却留下了深远的影响。以下对“深远影响”解读最准确的是(  )

A. 美国经济复苏、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B. 罗斯福深受人民爱戴,连任总统

C. 解决了根本矛,根除了经济危机

D. 开创资本主义政府干预经济的先例

 

查看答案

“……消息传来后,德国人民都感到无比震惊。”希特勒的宣传部长戈培尔在1943年2月4日这样承认,对听惯了捷报的德国民众来说,这场战役的失败是一个重大的心理转折点。英国已故左派历史学家埃里克•霍布斯鲍姆则如此总结彼时的形势:这场战役结束后,每个人都意识到,德国战败只是时间问题。”以上材料中的这场战役是(  )

A. 莫斯科战役 B. 不列颠之战

C. 诺曼底登陆 D. 斯大林格勒战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