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某学校决定在暑假组织学生进行“红色旅游”,重走长征路,感受“长征精神”。根据所学...

某学校决定在暑假组织学生进行“红色旅游”,重走长征路,感受“长征精神”。根据所学知识,他们选择的正确路线应该是(  )

A. 瑞金﹣﹣遵义﹣﹣吴起镇﹣﹣金沙江

B. 瑞金﹣﹣金沙江﹣﹣遵义﹣﹣吴起镇

C. 瑞金﹣﹣遵义﹣﹣金沙江﹣﹣吴起镇

D. 瑞金﹣﹣吴起镇﹣﹣金沙江﹣﹣遵义

 

C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1935年1月,召开了遵义会议,后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1935年10月到达陕北吴起镇,1936年10月,三军会师,长征胜利结束。因此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有首上海的旧民谣,讲述了清朝260多年的大事,其中与戊戌变法有关的句子是(  )

A. 吴三桂要去借清兵,顺治帝登基享现成

B. 林则徐严禁吸洋烟,忠心报国无人识

C. 曾国藩团练起湘乡,淮军还有李鸿章

D. 好头颅六个凭空送,菜市街夜夜叫冤魂

 

查看答案

日本有蔡伦宫,法国有蔡伦博物馆……蔡伦受到世界如此尊敬,是因为他(  )

A. 发明了印刷术 B. 制造了指南针

C. 发明了火药 D. 改进了造纸术

 

查看答案

下列时间轴示意图中,哪一字母所代表时期的史实能在《史记》这部史学名著中查阅到(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

时代造就伟大人物,伟大人物又影响时代。阅渎材料,回答问题。

(振兴民族)

中日甲午战争前夕,孙中山上书李鸿章,提出富强中国的系统主张。但是,他既没得到答复,也没能见到李鸿章。上书受挫使孙中山毅然抛弃改良幻想,走上了反清革命道路。……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创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该政党的革命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后孙中山把这十六宇阐发为“三民主义”。

(1)依据材料概括孙中山上书受挫后,他的救国方案发生怎样的变化?

(2)写出1905年孙中山创建的“革命政党”名称。“三民主义”的提出有何作用?

(崇尚民权)

武昌成功,各省纷纷响应,清王朝在全国的统治土崩瓦解。……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宣告诞生,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政府根据“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原则,宣布人民享有人身、言论、选举、参政等各种权利;鼓励发展民族工商业,奖励海外华侨在国内投资。

(3)写出材料中“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名称及诞生时间。

(4)依据材料指出,辛亥革命后人们获得了怎样的权利?这些权利是由哪部法律文件保障的?

(关注民生)

孙中山先生在从事紧张的革命活动的过程中,一直思考着民生的问题。他认为解决民生最切实的举措,就是发展实业。……此外,中山先生还要求大家实践一种新的个人修养和个人文化。l924年,在一次讲演中,孙中山特意中断了演讲,劝告公众不要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随地吐痰等……中山先生对于国人的个人修养方面的观察并非琐碎之举,而是显示了他重塑中国人、重建国家的态度。

--以上材料摘编自人民网、《中国青年报》、毛泽东《青年运动的方向》

(5)依据材料回答,中山先生认为“解决民生最切实的举措”是什么?

(6)回顾中山先生的革命经历,你获得了怎样的精神鼓舞?

 

查看答案

民族的觉醒改变了历史的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联合远征军开始时总人数约3万人,后来增至约5万人。联军的行动,迫使慈禧太后挟光绪帝逃往陕西西安。最终清廷与包括派兵八国在内的十一国签订条约,使清政府丧失多项主权。

材料二:公车上书仅仅集中在文武官员和一些中心城市的举人中间,在全国大多数地方几乎没有太多影响……而五四运动全国各大中城市几乎都有响应,参加人数超过公车上书的不知多少倍。

材料三:在空前的民族危机面前,不管党派、阶级、阶层、团体、个体,都共同意识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国共两党建立抗日统一战线,正是这种觉醒的表现。

(1)材料一中的“联军的行动”指的是什么?材料中的“条约”指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公车上书”有何影响?“五四运动”最早开始于哪个城市?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和正式建立的标志性事件。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推动中华民族觉醒的主要因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