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对内改革,是对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教育体制和科技体制等方面进行改革………实行各种...

对内改革,是对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教育体制和科技体制等方面进行改革………实行各种形式的责任制……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对外开放,是为了引进国外资源,先进科学技术和企业管理经验,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发展民族经济。

(1)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方针是在哪次会议上制定的?其目的是什么?

(2)责任制在农村和城市的突出表现各是什么?

(3)为了实施对外开放,1980年我国建立了哪几个经济特区?

 

 

(1)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企业改革。 (3)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 【解析】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责任制是在农村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经济体制改革由农村到城市,城市改革的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80年,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设置四个经济特区。深圳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以上图片中的人物是我国什么时期通现出来的先进代表?

(2)根据信息提示,写出相应的人物。

“铁人精神”

“两弹元勋”

“县委书记的榜样”

(3)任选三幅图中的两个人物,结合他们的事迹,谈我们能从他们身上借鉴什么精神?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一五”(1953——1957年);工业增速,超英赶美

“二五”(1958——1962年);大跃进,大倒退

“六五”(1981——1985年);走向改革开放

“八五”(1991——1995年);小平南巡,改革潮涌

“九五”(1996——2000年);宏观调控,经济软着陆

“十五”(2001——2005年);指令性计划退场,市场配置资源

“十一五”(2006——2010年);改革开放,坚定不移

(1)“一五”计划有没有实现“超英赶美”的目标?请简述”一五”计划的历史意义。

(2)“二五”计划期间,“大跃进”为什么导致了“大倒退”?请你客观概括这一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特征。

(3)从上述材料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查看答案

历史图片是历史场景的形象呈现,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图片一反映了哪一历史场景?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巩固这来之不易的成果,在经济和军事领域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

(2)图片二所显示的事件的重要历史意义是什么?

(3)上面四副图片反映了什么历史主题?

 

 

查看答案

习近平在十九大上指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想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历程”的开端是

A. 中共八大

B. 十一届三中全会

C. 中共十二大

D. 南方谈话

 

查看答案

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

A. 毛泽东

B. 邓小平

C. 江泽民

D. 胡锦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