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民族根柢,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孝文以仰慕中国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

——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

(1)材料一包含了孝文帝改革的哪些措施?根据材料分析他改革的原因。

材料二  就在孝文帝要求本族改穿汉服的同时,胡服却在汉人中流传开来。以致汉族年轻女子“群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叠双”。

——《飘逝的岁月——中国社会史》

(2)材料二反映了哪一历史现象?根据材料分析这种现象具有什么特点?

(3)对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历来有不同的看法。清代史学家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说:“盖帝优于文学,恶本俗之陋,欲以华风变之,故不惮为此举也。然国势之衰,实始于此。”而当代著名史学家黄仁宇却认为:孝文帝改革“不期然地做了中国再统一的工具”。请你概括归纳两人的观点。

                  北魏帝王出御图

 

 

(1)措施:迁都,说汉语,穿汉服 原因:“风俗至陋”“仰慕中国文化” (2)现象:民族交融进一步加强 特点:相互学习,相互影响 (3)赵翼观点:改革加速了北魏的灭亡 黄仁宇观点:改革对于国家的统一有重大意义 【解析】 (1)根据材料一“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民族根柢,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包含了孝文帝改革的措施有迁都,说汉语,穿汉服。孝文帝改革的原因是“风俗至陋”“仰慕中国文化”。 (2)根据材料二“孝文帝要求本族改穿汉服的同时,胡服却在汉人中流传开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民族交融进一步加强;民族交融,相互学习,相互影响。 (3)根据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结合材料“然国势之衰,实始于此。”可知,清代史学家赵翼观点是改革加速了北魏的灭亡。根据材料“孝文帝改革‘不期然地做了中国再统一的工具’”,可知当代著名史学家黄仁宇却认为,改革对于国家的统一有重大意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旅游拍照发发朋友圈,逛街付款扫扫二维码。这种便捷的交流方式得益于

 

A. 航天技术的进步

B. 网络技术的发展

C. 新材料技术的应用

D. 生物技术的突破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1941年希特勒骄傲地打开“戈培尔唱机”,鼓吹闪电战的丰功伟绩;1943年,希特勒颓丧地坐在唱机旁,疲惫不堪的戈培尔也累得脱了像。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对希特勒打击最大的战役是

 

A. 日本偷袭珍珠港

B. 中途岛海战

C. 斯大林格勒战役

D. 莫斯科保卫战

 

查看答案

下图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整体发展趋势示意图,其中②处对应的历史事件是

A. 英国宪章运动    B. 《共产党宣言》发表    C. 法国巴黎公社    D. 俄国十月革命

 

查看答案

某学生的历史课堂笔记中出现下列知识提纲,据此判断其学习的内容应该是

 

A. 日本明治维新

B. 俄国农奴制改革

C. 赫鲁晓夫改革

D. 匈牙利改革

 

查看答案

冯绍雷在《普京和俄国政治》一书中说:“俄罗斯现代化的第一个高峰发生在十八世纪初以后的彼得大帝至叶卡捷琳娜时期,在这两位强人的光环之下,俄罗斯实行开明专制,面向欧洲,跨入现代化进程,俄国由此疆域扩大、国力增长,成了打败瑞典等列强的欧洲大国。”“俄罗斯现代化的第一个高峰”的出现与俄国历史上的哪一事件有着重要联系

A. 彼得一世改革

B. 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C. 列宁新经济政策

D. 斯大林开创苏联模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