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南京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近代史上,南京曾发生过许多影响中国历史选程的重大事件。...

南京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近代史上,南京曾发生过许多影响中国历史选程的重大事件。如图是关于这些历史事件的一条时间轴。

请根据时间轴上的信息写一篇关于近代南京历史的小短文。

要求:文中须包含时间轴上提及的历史事件名称及其影响谈谈南京的历史发展进程带给你的启示史实准确,表述成文,100字左右

 

题目:南京见证了中国历史的沧桑;论述:1840-1842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鸦片战争是清政府与西方列强之间进行的第一次较量,中国战败,1842年中国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鸦片战争之前,中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鸦片战争后,中国从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1911年12月,宣布独立的各省代表齐集南京开会,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1937年12月13日,日军占领南京后,在南京及附近地区,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进行了长达六周之久的血腥大屠杀--南京大屠杀,据统计遇害者达30万人以上。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向人民解放军发布渡江战役的命令,在长江北岸严阵以待的百万雄师,从西起江西湖口,东到江苏江阴500多千米的战线上,分三路强渡长江。国民党苦心经营的长江防线,顷刻间土崩瓦解,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宣告延续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南京是中国近代苦难历史的缩影,南京见证了中国历史的沧桑,历史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中国民族具有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解析】 依据题干的要求:文中须包含时间轴上提及的历史事件名称及其影响谈谈南京的历史发展进程带给你的启示史实准确,表述成文。首先明确观点,然后用史实论证结论,条理清楚即可。据时间轴并结合所学,可拟定题目:南京见证了中国历史的沧桑;1840-1842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鸦片战争是清政府与西方列强之间进行的第一次较量,中国战败,1842年中国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赔偿英国2100万元,割香港岛给英国,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鸦片战争之前,中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鸦片战争后,中国从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1911年12月,宣布独立的各省代表齐集南京开会,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1937年12月13日,日军占领南京后,在南京及附近地区,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进行了长达六周之久的血腥大屠杀--南京大屠杀,据统计遇害者达30万人以上。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向人民解放军发布渡江战役的命令,在长江北岸严阵以待的百万雄师,从西起江西湖口,东到江苏江阴500多千米的战线上,分三路强渡长江。国民党苦心经营的长江防线,顷刻间土崩瓦解,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宣告延续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南京是中国近代苦难历史的缩影,南京见证了中国历史的沧桑,历史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中国民族具有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呈现出了“合作一分裂一再合作一再分裂”的曲折发展历程,深刻影响着中国历史的发展走向和革命的前途命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苹命!齐奋,齐奋!

——《国民革命军军歌》

材料二:从第五次反剿失败到经过万里长征在抗日烽火中奋起,从奋起反击国民党军的全面内战到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正可谓“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材料三: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郜深深蕴蒇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

材料四:1946年6月蒋介石发动了全面内战。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发动了举世闻名的三大战役,与园民党军队展开战略大决战。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国共两党为了“打倒列强、除军阀”合作进行了哪一场战争?在这场战争中由谁率领的部队最终消灭了吴佩孚的主力?

(2)根据材料二,说出在长征中挽数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的会议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说出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请列举出在这一时期中国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战役各一例。

(4)根据材料四,使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的军事行动是哪一次?三大战役中,哪场战役和我们的家乡长春有关?

(5)通过以上探究,你从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中得到哪些启示?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李鸿章

材料二:张元济写诗誉道:“南消讲学开新派,万木森森一草堂。谁识书生能掇国,晚清人物数康梁。”

材料三:我们的革命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孙中山

材料四: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反对孔教,礼法,负节,旧伦理,旧政治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陈独秀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写出中国近代“学习外国利器”进行器物探索的运动名称叫什么?请列举在这场运动中“中国欲自强”而兴办的企业一例。

(2)材料二中的“康梁”分别指谁?揭开“康梁”领导的政治运动序幕的事件是什么?

(3)依据材料三总结孙中山领导的是哪场革命?结合所学知识总结,材料中的“政治革命”是指推翻了什么?

(4)材料四中“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指什么?请说出这场运动的一个重要阵地?

(5)结合以上中国近代的探索历程,你有什么感悟?

 

 

查看答案

剪发辫、禁缠足、称先生穿西装等社会风俗的变迁最早应该出现在

A. 鸦片战争后

B. 辛亥革命后

C. 抗战胜利后

D. 五四运动后

 

查看答案

中国读书人历来“耻于言商,耻于言利”,而清末“状元实业家”张謇却放弃仕途,投身于近代工商业。这里反映出的观念意识是

A. 重商轻农

B. 工商皆本

C. 重利轻义

D. 实业救国

 

查看答案

柳亚子有诗云:“阔别羊城十九秋,重逢握手喜渝州。弥天大勇诚能格,遍地劳民乱倘线休。”抗战胜利后,毛泽东“弥天大勇”接受蒋介石的邀请来到“渝州”共商国事。该史实是

A. 西安事变

B. 北伐战争

C. 重庆谈判

D. 秋收起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