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观察《亚洲和太平洋战场后期形势图》: (1)请在答题卡图中对应的方框内写出中华民...

观察《亚洲和太平洋战场后期形势图》:

(1)请在答题卡图中对应的方框内写出中华民国战时首都的名称。

(2)据图概括指出日本法西斯战败的原因。

 

(1)重庆。(2)非正义的;中国人民的英勇抗日,牵扯住日本绝大多数兵力;太平洋战争的日本失败;美国原子弹的投放等。 【解析】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的时侯国民党把首都从南京迁到重庆。因此在图中对应的方框内填写重庆。 (2)根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本法西斯战败的原因,有日本法西斯挑起的战争是侵略性的是非正义的;中国人民的英勇抗日,牵扯住日本绝大多数兵力;太平洋战争的日本失败;美国原子弹的投放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观察《敌后抗日根据地形势图》,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A.全国人民向往的革命圣地:延安               

B.日本帝国主义犯下滔天罪行-南京大屠杀所在地

(2)据图分析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分布特点。

 

查看答案

阅读以下材料后判断:

18世纪早期,英国城市人数约占总人口的20%-25%,1801年为33%,而到1851年时,英国已有580多座城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54%,英国已基本上实现了城市化。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城市就业机会增多,形成了一股吸引农村移民的强大拉力。随着技术革新在棉纺织领域的展开,轻工城市率先异军突起。煤炭工业、冶金工业的发展,产生了一批能源和重工业城市。另外,交通运输业的变革,亦给英国平添了一批新的交通枢纽城市。城市化改变了英国的经济地理状况,使英国由一个封闭分散的农牧社会变为一个经济一体化的城市文明社会。

——摘编自陆伟芳《简析近代英国城市化的特征》

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A”;违背了以上材料所的意思,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B”;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C”。

(1)从18世纪初到18世纪50年代英国基本实现了城市化。(    )

(2)农村移民流入城市的主要原因是城市有更多的就业机会。(    )

(3)英国的新兴城市类型有轻工城市、能源和重工城市以及交通枢纽城市等。(    )

(4)电力的开发和应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    )

(5)在工业革命的浪潮中,出现了一座座新兴城市,使英国的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

 

查看答案

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一事实早就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公认。其国际法依据有

A. 《全国工业复兴法》、《开罗宣言》 B. 《雅尔塔协定》、《波茨坦公告》

C. 《四月提纲》、《布列斯特和约》 D. 《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

 

查看答案

掌握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学习历史基本方法,下列历史事件不存在因果关系的是

A. 《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

B. “胡世合惨案”——重庆人民反特抗暴斗争

C. 七七事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D. 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查看答案

《国民政府对日宣战布告》昭告中外:“中国为酷爱和平之民族,过去四年余之神圣抗战,原期侵略者之日本于遭受实际之惩创后,终能反省……不料残暴成性之日本,执迷不悟,且更悍然向我英、美诸友邦开衅,扩大其战争侵略行动……兹特正式对日宣战……。”下列对上述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 国民政府在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时就正式对日宣战

B. 日本对自身的侵略行为进行了认真的反省

C. 日本对美国发动战争使二战进一步扩大

D. 国民政府对日宣战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