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近代以来,西方文明在于中国的直接对抗时,表现出破坏性大于建设性,给中国人留下了构...

    近代以来,西方文明在于中国的直接对抗时,表现出破坏性大于建设性,给中国人留下了构建新秩序的艰巨任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场持续了约35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这个时期中较进步的中国人也确信,除了坚船利器以外,中国从西方没有多少东西可学。

——摘编自徐中约的《中国近代史》

(1)材料一中的“运动”是指近代中国哪一重要事件?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述这一事件的主要历史功绩。

材料二 中国在……战争中的败绩,使中国的知识分子和官员意识到了这场运动的局限性,必须扩大现代化的纲领,把政治改革也包括进去。康有为等鼓动皇帝遵循彼得大帝和明治天皇的方式,建立一种融中西诸因素于一体的混合政体。

——摘编自徐中约的《中国近代史》

(2)材料二的“战争”是指哪次战争?皇帝是指清朝哪位皇帝?他们要建立的“混合政体”是什么?

材料三一个西方式的共和国建立了,在四千年的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废除了由帝王统治的王朝。民国的创立并未带来人们期望的和平与秩序,于是中国的知识分子逐渐相信,如果不进行一场彻底的思想变革,就不可能有良好的政府和社会。

——摘编自徐中约的《中国近代史》

(3)材料三中废除了 “帝王统治的王朝”与哪一历史事件相关?当时知识分子为进行“一场彻底的思想变革”,采取了什么重要行动?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近代中国人构建新秩序的认识。

 

(1)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步(或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2)甲午战争:光绪帝:君主立宪制。 (3)辛亥革命:发动新文化运动。 (4)认识:中国的近代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国的近代化由工业化开始,逐步深入到政治、思想文化领域:中国的近代化与民族危机密切相关。(言之有理答出两点即可) 【解析】 (1)依据材料一“这场持续了约35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这个时期中较进步的中国人也确信,除了坚船利器以外,中国从西方没有多少东西可学”的信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学习外国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2)依据材料二“中国在……战争中的败绩,使中国的知识分子和官员意识到了这场运动的局限性,必须扩大现代化的纲领,把政治改革也包括进去。康有为等鼓动皇帝遵循彼得大帝和明治天皇的方式,建立一种融中西诸因素于一体的混合政体”的信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甲午中日战争战败,康有为和梁启超主张进行变法,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建立君主立宪制的整体,得到光绪皇帝的支持。 (3)依据材料三“一个西方式的共和国建立了,在四千年的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废除了由帝王统治的王朝”的信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废除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当时知识分子为进行“一场彻底的思想变革”,采取了新文化行动。 (4)综合上述材料的内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的近代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国的近代化由工业化开始,逐步深入到政治、思想文化领域:中国的近代化与民族危机密切相关。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的祖先凭借着勤劳与智慧,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人类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伟大贡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思想文明)

材料一孔子为儒家构建了一个体大思精的政治伦理思想体系,具有普遍的永恒的价值,影响之深远,是中国任何一个思想家或学派所无法比拟的。

——《国史概要》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在思想领域的最大贡献是什么?并概括其思想核心。

(政治文明)

材料二

(2)材料二图所示制度是谁创立的?这套制度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经济文明)

材料三

(3)材料三中的二幅图片反映了宋代经济发展中的哪些重要表现?并据此概括我国古代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科技文明)

材料四 宋代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木发展史上最辉煌的时期,几乎在所有中国传统科学技术领域都留下了好的记录。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中有三项完成于两宋时期……为推动世界历史进程和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杨宁一主编《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4)材料四中“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有三项完成于两宋时期”,这三项发明具体指什么?(举出两样即可)据材料四请概述三项发明的重要历史作用。

 

查看答案

《新全球史》说:“世界开始重建,而另一场战争也开始了。曾经击败德国和日本的联盟也解体了,在很短的时间里,美国和苏联及其各自的盟国在冷战中已经摆好了作战的姿势,开始了主要在政治、经济和宣传层面的对抗。”它表明(    )

A. 为反法西斯建立的联合国在战后迅速解体 B. 冷战主要是军事上的对抗

C. 二战后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相互对峙 D. 冷战目的是为了遏制苏联

 

查看答案

英国学者保罗•肯迪尼在《大国的兴衰》一书中指出:日本培养出的工程师比任何西方国家都多得多(大约比美国培养的多50%),它还拥有近70万名研发人员,比英国、法国、联邦德国加在一起还多。材料反映了日本()

A.实行非军事化政策

B.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

C.引进最新科技成就

D.注重培养高素质人才

 

查看答案

下图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一幅海报(海报译文:这些妇女也在尽微薄之力,学习制造军火),反映了妇女们走进工厂,代替男人们维持战争工业。这表明

A. 妇女地位显著提高

B. 战争减少就业机会

C. 战争波及更多民众

D. 民用工业受到影响

 

查看答案

1348年在欧洲爆发的黑死病(鼠疫)给欧洲大陆带来巨大灾难,但并没有在全球蔓延;2009年4月由墨西哥发端的甲流疫情却迅速蔓延全球,引起全球防治。同样是烈性传播病,前后情形不同,主要是因为(    )

A. 新航路开辟以来,世界各地联系日益密切

B. 工业革命以来,世界各国用于卫生防疫的经费越来越少

C. 进入21世纪后,世界各地缺乏应对流行性疾病的经验

D. 金融危机以来,世界各国疏于卫生防疫事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