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主张包括 ①“兼爱”“非攻” ②“己所不欲勿施于...

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主张包括

①“兼爱”“非攻”

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③“不学礼,无以立”

④“有教无类”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D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创办私学,广收门徒,主张“有教无类”,招收不同出身的学生,体现了教育平等的理念。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③“不学礼,无以立”④“有教无类”均是他的主张;①“兼爱”“非攻”是墨子的主张,排除①。仔细审查D. ②③④符合题意;含有①的AB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考古学家在商朝的多处遗址中,发现青铜器铸造作坊中有较细的分工,有世代从事生产、擅长专精技艺的工匠;生产规模大、技艺水平高;司(后)母戊鼎是典型代表。据材料推断,商朝能够铸造出司(后)母戊鼎的条件有

①分工细致

②技艺精湛

③原料丰富

④规模宏大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

参观博物馆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途径。如图是某同学在国家博物馆看到的展品。据此判断,当时生活在这里的远古人类

A. 已掌握磨制技术

B. 能够制造瓷器

C. 从事渔猎活动

D. 会使用牛耕地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实际上,严格的全球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直到哥伦布、达迦马和麦哲伦进行远航探索才开始。在这以前,只有各民族相对平行的历史,而没有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

——摘自《世界通史》

(1)材料一中的“哥伦布、达•迦马和麦哲伦进行远航探索”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试概括这一历史事件的世界意义。

材料二:一位当代西方史学家说:“西欧国家希望通过建立一个经济共同体,来振兴经济并降低未来战争的可能性。”1952年,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六国组成“欧洲煤钢联营”。1958年,六国又组成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联营”。1967年,这三个组织合并,统称为“欧洲共同体”,1986年其成员国扩大到12个。1993年,欧洲共同体发展为欧洲联盟。1995年欧盟成员国增加到15个,2004年进一步增至25个。2007年它已经拥有27个成员国。

(2)结合材料二分析20世纪五六十年代,促使欧洲走向联合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材料三  如图

(3)材料二、三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总趋势是什么?其具体表现有哪些?

材料四  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着种种挑战:人口膨胀使我们生存的空间愈显狭小;环境恶化削弱着我们的生存质量;资源的破坏性开采危及可持续发展;毒品、传染病、恐怖主义吞噬着每一个靠近它的人……

(4)根据材料四概括人类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哪些共同问题?请你谈谈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措施。

 

查看答案

近代史上,一系列的列强侵华战争和大批的不平等条约,把中国推向灾难屈辱的深渊……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是哪次战争带来的后果?英国人认为这是一场“通商战争”,哪些条款体现了“通商”的企图?我们认为这是一场侵略战争,所签条约损害了中国哪些主权?

材料二:

(2)材料二的条约对中国社会性质带来什么影响?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二反映的两件史实之间的联系。

材料三:

(3)结合材料三图片反映的史实,说明陈天华的观点。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和图片,完成下列问题。

在2015年两会外长记者会上,有外国记者提问,说有人将“一带一路”比作“马歇尔计划”,问中国对此如何看待。外交部部长王毅做了精彩回答:“‘一带一路’比‘马歇尔计划’古老得多,二者不可同日而语。说古老,是因为‘一带一路’传承着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丝绸之路精神。我们要把这条各国人民友好交往的路走下去,并且让它焕发新的时代光芒。说年轻,是因为‘一带一路’诞生于全球化时代,它是开放合作的产物,而不是地缘政治的工具,更不能用过时的冷战思维去看待。”

(1)为古老丝绸之路的开通做出贡献的是谁?

(2)古代丝绸之路的终点是哪里?

(3)“一带一路”诞生于全球化时代,哪一国际组织的建立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

(4)“一带一路”是开放合作的产物,“马歇尔计划”是冷战对抗的产物。冷战开始和结束的标志分别是什么?

(5)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请你从经济或文化角度阐述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对中国圆梦的重大意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