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1895年的“公车上书”和1919年的五四运动相比较,其共同之处有( ) ①都是...

1895年的“公车上书”和1919年的五四运动相比较,其共同之处有( )

①都是爱国救亡运动             ②都因签订不平等条约而发生

③都由知识分 子领导            ④都表现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性质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车上书”是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五四运动是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因此,1895年的“公车上书”和1919年的五四运动是爱国救亡运动,故①是共同之处;1895年的《马关条约》引发了“公车上书”,1919年巴黎和会上《凡尔赛和约》的签订引发了五四运动。故②是共同之处;“公车上书”是康有为、梁启超等知识分子领导的,在北京领导1919年的五四运动的是陈独秀、李大钊等知识分子。故③是共同之处;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公车上书”不具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性质。故④不是共同之处。由此可知,①②③符合题意,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是一位同学整理的孙中山革命活动示意图,对此概括最全面的是

A.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

B. 孙中山发动并领导了武昌起义

C. 孙中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D. 孙中山反对北洋军阀政府统治

 

查看答案

2012年是中华民国成立100周年。中华民国的创立者孙中山于1925年在北京逝世。按照民国纪年的方法计算,1925年应该是民国哪一年

A. 民国12年    B. 民国13年    C. 民国14年    D. 民国15

 

查看答案

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一种基本方法。下列推论与史实不相符的一项是

A. 洋务运动﹣中国近代化由此起步

B. 戊戌变法﹣近代中国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带有救亡图存的性质

C.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 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查看答案

改革势必触动部分人的利益,难免遭遇阻力,困难重重。戊戌变法中有一项改革措施涉及数百翰林、数千进士、数万举人、数十万秀才和数百万童生的荣誉和进身之道。该措施是

A. 奖励发明    B. 废除八股    C. 精减机构    D. 裁汰冗员

 

查看答案

一位历史学家说:“晚清是一个大转型时期,其变化的步伐在1895年以后加快了。”其中“变化的步伐在1895年以后加快”的原因是

A. 《南京条约》的签订

B. 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

C. 甲午战争中清政府战败

D. 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