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15世纪上半叶,在地球东方的中国海面,直到非洲东海岸的辽阔海域,呈现中国人在海...

“15世纪上半叶,在地球东方的中国海面,直到非洲东海岸的辽阔海域,呈现中国人在海上远航的图景。”英国学者描绘的图景最有可能是

A. 张骞出使西域 B. 郑和下西洋 C. 戚继光荡平倭寇 D. 郑成功收复台湾

 

B 【解析】 根据“15世纪上半叶,在地球东方的中国海面,直到非洲东海岸的辽阔海域,呈现中国人在海上远航的图景。”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时期,郑和率领两百多艘海船、2.7万多人从太仓的刘家港起锚,远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访了30多个包括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ACD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这一制度使少数下层士人得以参政,影响到文官队伍的  整体素质与结构,它所造就的是一个庞大的读书人阶层。“这一制度”最早出现在

A. 西周 B. 秦朝

C. 西汉 D. 隋朝

 

查看答案

运用历史地图感知历史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下图反映了

A. 国家的统一和巩固

B. 民族政权的并立

C. 经济重心的南移

D. 中外交往与冲突

 

查看答案

孔子的言论有助于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思想主张是

A. “仁” B. “因材施教”

C. “知之为知之” D. “温故而知新”

 

查看答案

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据下图判断,河姆渡人已开始了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和骨耜

A. 群居生活 B. 氏族公社的生活

C. 原始农耕生活 D. 游牧生活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影响重大的会议)

材料一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开幕。参加会议的有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各地区、各民族和海外华侨代表共622人。在普选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之前,这次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

(1)材料一中的“会议”召开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这次会议通过了什么文件?

(全民参加的盛宴)

材料二 ……当雄伟的天安门,让风云迎来东升的太阳。历史的耳畔,传来了礼炮的隆隆回响,那排山倒海般的回响,是中国沧桑巨变的回响。一位巨人俯瞰着世界,洪亮的声音,全世界都听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2)材料二诗歌中描述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与此相关的节日是什么?

(惊天动地的战争)

材料三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

(3)材料三描述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该事件有什么重要的历史意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