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从一九七四年到一九七六年,由于‘四人帮’的干扰破坏,全国大约损失工业总产值一千...

“从一九七四年到一九七六年,由于‘四人帮’的干扰破坏,全国大约损失工业总产值一千亿元,钢产量两千八百万吨,财政收入四百亿元……”。这则材料反映出文化大革命的一个严重后果是(  )

A. 民主法制遭到践踏    B. 国民经济遭受巨大损失

C. 经济结构极不合理    D. 科学文化教育事业遭到摧残

 

B 【解析】 试题本题考查的是文化大革命的相关知识,文化大革命是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一次严重失误,对全国的经济、民主、法制、文化都造成极大破坏,题干材料反映的是文化大革命使国民经济遭受巨大损失。ACD三项在题干材料中不能体现,都不符合这一题意,故被排除。B符合题意,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文化大革命中,身为国家主席的刘少奇被诬蔑为“叛徒。内奸。工贼”惨遭批斗,失去人身自由。这突出表现文革期间(  )

A. 党内出现了叛徒内奸 B. 国民经济发展缓慢

C. 民主与法制被肆意践踏 D. 文化事业遭到了严重摧残

 

查看答案

作家莫言获诺贝尔奖的小说《蛙》有以下描写:“1962年秋季,高密东北三万亩地瓜获得了空前的大丰收。跟我们闹了三年别扭、几乎是颗粒无收的土地,又恢复了它宽厚仁慈、慷慨奉献的本性。那年的地瓜,平均亩产超过了万斤。出现此现象的原因是( )

A. 土地改革使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B.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 大跃进运动使粮食产量极大提高

D. 党和政府全面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生产

 

查看答案

下图反映的是新中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出现图中B点到C 点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经济建设有计划性

B. “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C. 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D. “文革”扩展到经济领域

 

查看答案

《人民日报》元旦社论折射出时代的风貌,1958年《人民日报》元旦社论中可能出现的词语主要是

A. 土地改革、开国大典、抗美援朝 B. 土地改革、西藏解放、抗美援朝

C. 第一个五年计划、三大改造、公私合营 D.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

 

查看答案

1956年,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这次会议

A. 正确分析了当前国内的主要矛盾 B. 制定了新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部宪法

C. 公布了过渡时期总路线 D. 宣布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