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20世纪上半期人类现代化进程中出现了空前的震荡和可贵的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20世纪上半期人类现代化进程中出现了空前的震荡和可贵的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主题一:现代化进程中的震荡

材料一:两幅历史图片

主题二:现代化进程中的探索

材料二:捷克斯洛伐克社会民主工党第十三次例行代表大会的代表向俄国无产阶级表示热烈祝贺,祝贺它备遭世界大战造成的骇人听闻的痛苦磨难之后,在世界上首先打碎了专制制度的锁链,消灭了资产阶级并把政权掌握在自己手中,以便建立一种新的、公正的没有奴隶也没有统治者的世界社会主义制度。

——(据《现代史文献选编》第一卷)

材料三、先请允许我表明自己坚定的信念,即我们惟一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一种无名的、缺乏理性的、没有根据的恐惧,它会把由退却变为前进所需要的种种努力毁掉。

——摘自1933年3月4日罗斯福首次就职演说)

(1)分别指出材料一中两个历史事件的主要影响。

(2)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十月革命的伟大意义。

(3)据材料四指出罗斯福演说的主要意图。为此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措施,其中心措施是?他采取措施有什么样的特点。

 

 

(1)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线。 德军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2)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它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创立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3)意图:振奋信心克服经济危机。 措施:复兴工业(实行《工业复兴法》) 特点:政府全面干涉经济 【解析】 (1)据图片和所学知识可知,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位继承人斐迪南大公参加指挥一次军事演习。演习在奥匈帝国控制的波斯尼亚举行,并以邻近的塞尔维亚为假想敌人。年仅17岁的青年普林西普开枪刺杀了斐迪南夫妇.这就是著名的萨拉热窝事件.就是这样的一个偶发事件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9月3日英法被迫对德国宣战,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俄国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十月革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3)据材料三“先请允许我表明自己坚定的信念,即我们惟一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一种无名的、缺乏理性的、没有根据的恐惧,它会把由退却变为前进所需要的种种努力毁掉。”可知,罗斯福演说的主要意图是振奋信心,克服经济危机。1929-1933年经济危机冲击了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立即实行“新政”。新政的主要内容有:复兴工业(实行《工业复兴法》),它的突出特点是政府全面干涉经济。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问题一•国家贫穷落后的问题)

材料一:世界上还能有谁,提出这样的伟大决策,让数亿农民成功解决了温饱;让座座城市神话般崛起;世界上还能有谁,提出这样的伟大构想,使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世界上还能有谁,提出这样的伟大理论,成为引领中华民族前进的光辉旗帜。

——改编自一位伟人纪念堂中的留言

(探究思考)

(1)材料一中让中国走向富裕的“伟大决策”是什么?是在哪次会议上作出的?

(问题二•资产阶级自由化问题)

材料二: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实质是否定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道路,否定人民民主专政,否定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2)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有力武器”是什么?这一“有力武器”是谁提出的?

(问题三•走什么道路的问题)

材料三:新中国成立后经历了一个从“走俄国人的路”发展到“走自己的路”的历程。

(3)中国人“走自己的路”开始于哪一次会议?这是怎样的一条道路?

(问题四•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材料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必须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

(4)材料四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是在哪一次会议上提出的?依据材料概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的现实意义。

(问题五•姓“资”姓“社”的问题)

材料五: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的道路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

(5)材料五中“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的困扰出现在什么时期?邓小平南方视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旗帜飘扬)

(6)邓小平自称是“中国人民的儿子”,你如何评价他?材料一中的“伟大理论”是什么?为什么称这一“伟大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查看答案

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不复存在,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多强”成为牵制美国称霸世界、促进世界格局多极化的重要力量。其中“多强”除了中国、日本外,还有

A. 意大利、英国    B. 欧共体、德国    C. 法国、加拿大    D. 欧盟、俄罗斯

 

查看答案

2016年6月23日,英国进行“脱欧”公投,结果英国脱离欧盟。有分析认为英国与欧盟在经济上和贸易上,双方相互依存度极高,政治上相互帮衬。英国脱离欧盟,势必导致双方利益受损,由此可见当时英国加入欧盟的目的(  )

A. 寻求外交和国家安全

B. 引进科学技术

C. 发展经济和提高国际地位

D. 占据广阔的海外市场

 

查看答案

1942年1月,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各国保证竭尽全力,相互合作,彻底打败法西斯国家,下列事件体现这一宗旨的有

①莫斯科保卫战。

②诺曼底登陆。

③雅尔塔会议。

④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和朝鲜。

 

A. ①②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罗斯福新政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其特点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

B. 中心措施是国家对工业的调整

C. 背景是严重的经济危机引起了政治危机,激化了阶级矛盾

D. 作用是从根本上解决了经济危机,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