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和平、合作是历史永恒的主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三个主...

和平、合作是历史永恒的主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三个主要阶段

阶段

时间

概况

第一阶段

1939年至1942年末

先是德国人、后是日本人获得胜利和扩张

第二阶段

1942年末至1943年

同盟国开始反攻

第三阶段

1944年至1945年

同盟国于1945年8月取得最后胜利

 

 

——摘编自阿德勒等的 《世界文明史(下册)》

(1)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推动战争由第一阶段向第二、三阶段转化的原因。

材料二  杜鲁门宣称“美国在世界上处于领导地位,”“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冷战结束后,沃尔弗斯称:“单极是持久的,也是和平的。最大的危险是美国的行动太少……因为这一系统是围绕美国建立起来的,这就要求美国进行约束和管理。”

——摘编自威廉·沃尔弗斯《稳定的单极世界》

(2)据材料二,归纳杜鲁门和袄尔弗斯的共同主张。此类主张给世界和平带来了哪些威胁?

材料三  让不同制度的国家互相敞开大门,以此增进彼此间的尊重与了解。彼此相信一种制度会吸收另一种制度的长处,在相互的合作与和平中共存。也许我们每个国家,在持有适当的自卫能力的同时能够与其他国家签订互不侵略与互不颠覆的公约,重建世界秩序,在其中的每个国家都会保持主权独立。

——摘编自威尔·杜兰特、阿里尔·杜兰特《历史的教训》

(3)据材料三,作者认为不同制度的国家间应该如何相处?

 

(1)原因:中国军民坚持抗战;美国参战;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斯大林格勒战役;开辟 欧洲第二战场;苏联出兵中国东北;美国在日本投放原子弹。 (2)共同点:美国干预世界事务;推行霸权主义。威胁:冷战,局部战争,地区冲突,核战争。 (3)增进相互尊重与了解;相互合作,和平共处;签订和平公约;保持国家主权独立。 【解析】(1)战争的第一阶段第1939年至1942年末。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9年至1942年末,中国军民一直在抗击日本的侵略。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对日宣战。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形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大大增强了反法西斯力量,为最终战胜法西斯奠定了基础。1942——1943年的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二战的转折点,1944年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1945年苏联出兵中国东北,美国在日本投放原子弹。这些都是推动战争由第一阶段向第二、三阶段转化的原因。 (2)据材料二的“美国在世界上处于领导地位”“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冷战结束后,沃尔弗斯称:“单极是持久的,也是和平的。最大的危险是美国的行动太少……因为这一系统 是国绕美国建立起来的,这就要求美国进行约束和管理。”可以看出,杜鲁门和袄尔弗斯的共同主张是美国是世界的领导者。美国干预世界事务,推行霸权主义。美国以世界领导者自居,大力推行霸权主义,干涉别国内政,甚至发动战争,给世界和平带来了严重威胁。如美苏的冷战,局部战争,地区冲突,核战争等。 (3)由材料三的“让不同制度的国家互相敞开大门,以此增进彼此间的尊重与了解。彼此相信一种制度会吸收另一种制度的长处,在相互的合作与和平中共存。也许我们每个国家,在持有适当的自卫能力的同时能够与其他国家签订互不侵略与互不颠覆的公约,重建世界秩序,在其中的每个国家都会保持主权独立。”可知,作者认为不同制度的国家间应该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革命或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两种重要方式。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美国独立战争期间,路易(法国国王路易十六)援助美国并非他热爱民主起义,而是由于他畏惧且憎恨英国。他帮助美国,支持自由事业,可这却成为压倒法国的最后一块巨石,法国已彻底倒闭了。

——海斯、穆恩、韦兰《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何说美国独立战争是一次“民主起义”?请从政治和经济两个角度分析18世纪后半期英国被法国“畏惧且憎恨”的原因。

材料二  2009年2月12日,奥巴马参加林肯诞辰200周年纪念活动,并表示他特别感激林肯,因为有了林肯,他才有可能成为美国的第一任黑人总统。

——中国网援引英国广播公司报道

(2)材料二中,奥巴马特别感激林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  俄国1861年改革后,一位官员说:“人民挺起腰杆来了,样子变了;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列宁则指出:“臭名远扬的‘解放’是对农民的无耻掠夺。”

(3)依据俄国1861年改革的有关内容,分别指出材料三中两种认识的基本依据。

材料四  ……日本的新统治者致力于日本社会的转型,以获得同外国势力在政治和军事上的平等地位。……变革使日本成为东亚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强国。……明治政府的首要目标是强化中央集权……

——摘自杰里•齐格勒《新全球史》下

(4)材料四中“变革”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为了实现“首要目标”,明治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5)美、日两国的崛起之路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

 

查看答案

为了迎接建党98周年,某校历史兴趣小组正在举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共筑中国梦”的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展示影片﹣﹣追忆历史)

(1)《战狼2》和《厉害了,我的国》的热播,引起强烈反响。影片中的撤侨场面和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这充分表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实现中国梦。在实现这一伟大梦想的实践中,是谁领导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又是谁领导中国人民富起来?

(绘制图示﹣﹣理清历史)

(2)年代尺上的事件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伟大的奋斗历程,请你将三处空格按先后顺序补充完整。

(设计表格﹣归纳历史)

(3)改革和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请你完成表格空缺处①②的填写。

事件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核心内容

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①     的伟大决策。

意义

是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中国开始走上②     的新道路。

 

(整理图片﹣﹣把握历史)

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4)看到图一,你会想到哪一次国际会议?在此次会议上中国提出的什么方针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5)图二中的人物培育成籼型杂交水稻,在国际农学界获得了怎样的赞誉?

(总揽全篇一一感悟历史)

(6)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这是一个不平凡的历程。面对日益强大的祖国,你有什么感想?

 

查看答案

世界文化巨匠,必有杰出的文化成就。下列关联不正确的是

A. 伏尔泰——《战争与和平》    B. 牛顿——万有引力定律

C. 达尔文——《物种起源》    D. 爱因斯坦——相对论

 

查看答案

“科教兴国”这一观点在日本发展历程中得到证实的史实有(  )

①大化改新    ②明治维新    ③法西斯上台    ④二战后日本的崛起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2019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05周年。下列有关一战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萨拉热窝事件说明个人恐怖主义手段并不是解决政治问题的良策

②凡尔登战役后,德军开始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

③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④1918年,同盟国战败宣告一战结束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