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文化的大规模融合,使这一时期的文化更趋于多元走向...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文化的大规模融合,使这一时期的文化更趋于多元走向。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拓跋鲜卑入主中原后,其民族意识开始觉醒,这充分体现在其民族优越感与自卑感的并存上。在这种意识的驱使下,魏孝文帝借助中央集权的强制力,相继实行了一系列汉化政策,旨在以“中夏正统”自居。

——赵向群、侯文昌《孝文帝的汉化政策与拓跋民族精神的丧失》

材料二:

 

 

材料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过程中,应该说汉化是总体的趋势,但是文化的融合并非只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甚至是多向的。……实际上正是由于文化融合的多元格局,特别是得益于突破国家、民族、地域限制的“丝绸之路”的畅通,最终促进了南北统一后隋唐文化新的整合,造就了空前的辉煌盛世。

——阴法鲁、许树安、刘玉才《中国古代文化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措施的有利条件和主要目的。

(2)根据材料二指出,北魏孝文帝改革前后人民的生产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汉化措施有哪些?根据材料三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文化融合对中国历史造成的影响。

 

 

(1)条件:民族意识觉醒,中央集权力量加强。 目的:巩固北魏统治。 (2)变化:畜牧业到农业。 (3)措施:穿汉服、讲汉话、改汉姓、通婚姻等, 影响:促进了隋唐文化新的整合;促进中华文化的多元化发展。 【解析】 (1)依据材料一“其民族意识开始觉醒,这充分体现在其民族优越感与自卑感的并存上。在这种意识的驱使下,魏孝文帝借助中央集权的强制力,相继实行了一系列汉化政策”的信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措施的有利条件是民族意识觉醒,中央集权力量加强;主要目的是巩固北魏统治。 (2)根据材料二的图片信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前后人民的生产方式发生的变化是畜牧业到农业。 (3)依据材料“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过程中,应该说汉化是总体的趋势,但是文化的融合并非只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甚至是多向的”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指出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汉化措施有穿汉服、讲汉话、改汉姓、通婚姻等;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文化融合对中国历史造成的影响是促进了隋唐文化新的整合;促进中华文化的多元化发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45年成立的________,是人类构建世界和平的成果,也是影响最大的国际组织;1995年正式成立的________,是为适应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强而建立的。

 

查看答案

1936年________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1942年________保卫战,不仅扭转了苏德战场的形势,也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查看答案

战国后期秦国蜀守李冰在成都附近修建了________,它是一座综合性的水利枢纽;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治,隋炀帝下令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________,它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

 

 

查看答案

俄罗斯总统普京说:“华约和苏联解体后,北约实际上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你认为普京此话的含义是(  )

A. 国与国之间应该友好合作

B. 世界两极格局已经终结

C. 世界局势日益缓和

D. 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查看答案

根据下表,对美国1950-1999年经济发展状况的分析,比较准确的是美国1950-1999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表

 

年份

1950

1955

1965

1975

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

8.7

5.6

6.3

-0.8

年份

1982

1985

1994

1999

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

-1.9

3.3

3.9

4.0

 

 

A. 二战结束以来,美国的经济实力一直膨胀

B. 20世纪70年代,美国陷入朝鲜战争泥潭

C. 20世纪80年代,美国工业生产持续下降

D. 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获得持续发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