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某同学学习了近代思想文化后,写道:我拿起了“俄国革命的镜子”,看到了《向日葵》,...

某同学学习了近代思想文化后,写道:我拿起了“俄国革命的镜子”,看到了《向日葵》,听到了《命运交响曲》。其中没有涉及到的人物是

A. 贝多芬    B. 凡·高    C. 列夫·托尔斯泰    D. 牛顿

 

D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列夫·托尔斯泰是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列宁称他是一个“强烈的抗议者、激愤的揭发者和伟大的批评家”,是“俄国革命的镜子”,C项不符合题意;《向日葵》是梵高的作品,B项不符合题意;《命运交响曲》是贝多芬的作品,A项不符合题意;牛顿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创始人之一,D项符合题意;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6年5月,全国科学创新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强调:“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民族强。”下列关于科技革命的描述,正确的是

A. 计算机信息技术——标志人类进入“信息社会”

B. 火车的发明——使世界交通进入汽轮时代

C. 内燃机的发明——标志人类跨入“电气时代”

D. 改良蒸汽机的广泛使用——推动石油的大量开采

 

查看答案

抓住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一项要求。19世纪中后期,美国、俄国和日本三个国家的发展反映了当时世界历史发展的一个时代特征。下列选项最能体现这一时代征的是

A.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B. 无产阶级斗争的加强

C. 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和扩大

D. 改革促进经济的繁荣

 

查看答案

没过南北战争中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和俄国1861年改革中提出“农奴再法律上是‘自由人’”。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它们经济发展面临的共同障碍是

A. 资金不足

B. 企业设备陈旧

C. 缺乏技术人才

D. 缺乏自由的雇佣劳动力

 

查看答案

在美国内战前,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矛盾的焦点是

A. 降低还是提高关税

B. 奴隶制废存问题

C. 扩大还是限制工业品出口

D. 增加还是减少对英国的棉花出口

 

查看答案

“机器都在执行着一种新的纪律。纺织工也不再能够像过去那样在家里自由自在地投梭织布了。现在,他们必须在工厂中按照没有生命不知疲倦的机器设备所确定的速度工作。”材料表明

A. 工业化限制了人们的自由

B. 工业革命改变了生产方式

C. 工业化改变了传统家庭结构

D. 机器主宰了人们的社会生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