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引起了欧洲生产的...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引起了欧洲生产的革命……英国引领了这一历史发展的潮流,取得了技冠群雄、傲视全球的辉煌成果。

——中国经济网

材料二:

(1)材料一中,“生产的革命”最先开始于哪个生产部门?英国能“技冠群雄”的政治前提是什么?

(2)材料二中,不同吋期的煤炭、石油产量呈现怎样相同的变化?分别简析带来这种变化的原因。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科学技术的认识?

 

(1)棉纺织业。英国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或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 (2)上升幅度大。煤炭产量的上升,主要是因为工业革命中改进型蒸汽机的广泛应用;石油产量的上升,主要是因为内燃机的发明和大量使用。 (3)①科技能推动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是社会进步的核心动力;②但也是一把双刃剑,我们要化害为利,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特点,爱护环境,保护我们的家园。(从正反两个方面回答,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生产的革命”指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最先开始于棉纺织业部门,随后才扩展到其他生产部门。英国之所以最先开展了工业革命“技冠群雄”,其政治前提是英国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 (2)依据材料二可知,不同时期的煤炭、石油产量呈现大幅度上升趋势。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1770-1861年英国煤产量迅速增长”是由于瓦特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1783年瓦特制成了改良的蒸汽机,瓦特蒸汽机的广泛使用,促进了煤的开采。“1870-l900年世界石油产量迅速增长”是由于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卡尔.本茨等人研制出内燃机,这种内燃机使用液体燃料,在汽缸内燃烧,促进了石油的开采。 (3)科技能推动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是社会进步的核心动力;但科技也是一把双刃剑,我们要化害为利,坚持可持续发展,爱护环境,保护我们的家园。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登上天安门城楼,首都30万军民齐集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典礼。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选自八年级下册历史教材

材料二:“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邓小平南方视察谈话摘要

材料三:世界上还能有谁,提出这样的伟大决策,让数亿农民成功解决了温饱,让座座城市神话般崛起;世界上还能有谁,提出这样的伟大理论,成为引领中华民族前进的光辉旗帜。

——改编自一位伟人纪念堂中的留言

(1)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多少周年?你怎样理解“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2)1992年初,邓小平视察南方多次发表谈话,当时的国内背景是什么?这些讲话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

(3)邓小平自称是“中国人民的儿子”。你如何评价他?材料三中的“伟大理论”是什么?

(4)今天,中国的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你认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将如何继续?

 

 

查看答案

香港回归使我国在实现国家统一大业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香港回归后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A. 社会制度 B. 经济制度

C. 主权归属 D. 社会生活

 

查看答案

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国有企业。如图所示反映的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是 

A.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 扩大企业自主权

C. 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D. 推行公司制、股份制

 

查看答案

从中田“制造”到中国“创造”,反映了中国工业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是

A. 洋务运动时期 B. “大跃进”时期

C. 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后 D. 改革开放后

 

查看答案

下列是抗日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相关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

①武汉保卫战 

②九一八事变 

③百团大战 

④莫斯科保卫战 

⑤七七事变

A. ②⑤③①④ B. ②⑤①④③ C. ②⑤①③④ D. ②⑤④①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