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在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中,面对西方列强的入侵,无数仁人志士上下求索,探寻中华崛起之...

在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中,面对西方列强的入侵,无数仁人志士上下求索,探寻中华崛起之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器物之路)

材料一  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采用西方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著名的有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等。这些企业经费由清政府调拨,产品分配给军队。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创办了另一批企业,如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等,他们希望通过创办这类企业,将产品投放市场,同外国人竞争,“分洋商之利”。

(1)依据材料,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创办另一批企业的目的是什么?这场运动最终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制度变革)

材料二  1895年,北京1000多名举人在“公车上书”的呐喊声中展示了近代先进知识分子的觉醒,也由此揭开了一场政治变革运动的序幕。

材料三  它(辛亥革命)打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因而也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各条神经,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

——陈旭麓

(2)材料二中“政治变革运动”指什么?材料三中辛亥革命“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的含义是什么?

(思想解放)

材料四  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中国人首先学习西方的技术,结果甲午一战,证明只学技术不好使……所以就开始学制度。学制度问题又更大了……那么好的制度拿到中国来就变样……后来中国人就开始琢磨最该彻底改变的是中国人的思想。

(3)为了改变中国人的思想,知识分子掀起了什么运动?

(新的征程)

材料五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带领中国人民经历28年艰苦卓绝的奋斗,建立新中国,并逐步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4)结合所学知识,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国共产党的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哪一事件标志着新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5)综合上述材料,近代化道路的探索过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1)同外国人竞争,“分洋商之利”;没有触及腐朽的封建制度。 (2)维新变法运动或戊戌变法;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3)新文化运动; (4)中共从领导人民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变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并长期执政的党;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5)先进思想的指导;坚持党的领导;善于学习,勇于探索;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 【解析】 (1)依据材料“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创办了另一批企业,如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等,他们希望通过创办这类企业,将产品投放市场,同外国人竞争,“分洋商之利””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创办另一批企业的目的是同外国人竞争,“分洋商之利”;没有触及腐朽的封建制度是这场运动最终失败的根本原因。 (2)依据材料二“1895年,北京1000多名举人在“公车上书”的呐喊声中展示了近代先进知识分子的觉醒,也由此揭开了一场政治变革运动的序幕”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政治变革运动”指戊戌变法,材料三中辛亥革命“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的含义是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3)依据材料四“那么好的制度拿到中国来就变样……后来中国人就开始琢磨最该彻底改变的是中国人的思想”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改变中国人的思想,知识分子掀起了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在社会上起到了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4)依据材料五“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带领中国人民经历28年艰苦卓绝的奋斗,建立新中国,并逐步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国共产党的地位发生的变化是中共从领导人民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变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并长期执政的党;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新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5)综合上述材料的内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近代化道路的探索过程给了我们的启示是:要有先进思想的指导;坚持党的领导;善于学习,勇于探索;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军白银二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

——1895年《马关条约》

(1)材料一中“台湾及附属岛屿”在哪一事件后回到祖国怀抱?

材料二  最近中国与印度达成一项协议。在这一协议中,它们规定了指导两国之间关系的某些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印度共和国两国总理联合声明》(1954年)

(2)材料中的“某些原则”是指什么原则?

材料三:下图是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的新闻照片,中国外交部副部长乔冠华潇洒而豪放的大笑,被西方媒体描述为:“震碎了议会大厦的玻璃!”

(3)乔冠华开心大笑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四  1954年,日内瓦国际会议上,美国国务卿杜勒斯严令美国代表团:不准任何人与中国代表握手……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乘专机抵达北京,周恩来总理前往迎接。周恩来对尼克松说:“你的手伸过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25年没有交往了啊!”

——摘编自尼克松回忆录《领导者》

(4)1972年中美联合发表的哪一文件中,美国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美正式建交于哪一年?

(5)从杜勒斯严令不准任何人与中国代表握手到尼克松访华,你认为导致这种转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五  “我们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尊重台湾现有的社会制度和台湾同胞生活方式,愿意率先同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的机遇。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

(6)“两岸一家亲”的前提和基础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中国共产党诞生于民族危难之际,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奋进,潜心筑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1840年开始,在炮口的逼迫下,中国蹒跚地步入近代,随后的一百余年里,外国人通过条约“合法”地剥夺榨取、管束控制中国,驱使中国社会脱出常轨,改道变形。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阅读材料一,运用所学知识概括“中国社会脱出常轨,改道变形”的含义。

材料二  南昌起义的枪声,掀开了中华民族从苦难走向振兴的新的一页。从那时起,他们从井冈山一路走来,走过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万里长征,走过艰苦卓绝、浴血荣光的14年抗战,走过“将革命进行到底”的解放战争,走过戍边御敌、投身建设改革的辉煌岁月……

——《人民日报》社论

(2)“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万里长征”结束的标志是什么?“浴血荣光的14年抗战”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 

(3)阅读材料三的图一,我国工业主要产品产量不断上升与哪一事件有关?图二中我国农业发展状况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四  我们党深刻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必须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的先进社会制度。……必须符合时代潮流,顺应人民意愿,勇于改革开放,让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始终充满奋勇向前的强大动力。

——摘自习近平在中共十九大上的报告

(4)阅读材料四,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的先进社会制度”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5)上述内容对我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有何启示?

 

 

查看答案

1970年4月25日新华社电:“中国人民这一伟大胜利,给正在坚持武装斗争的亚、非、拉各国人民和全世界革命人民以巨大的鼓舞,给反革命的美帝国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以沉重的打击,粉碎了他们垄断空间技术的迷梦。”该电评论的是

A.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 新中国重返联合国

C. “东方红1号”卫星发射成功

D. “神舟”五号实现载人航天

 

查看答案

下图是中国邮政为纪念香港回归而发行的纪念邮票。下列对香港回归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香港回归祖国的时间是1997年7月1日

②香港回归是“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

③香港回归标志着我国完成了祖国统一大业

④香港回归开启了香港和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

归纳和整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请问下列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

B. 中共“十二大”——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

C. 中共“十三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D. 中共“十五大”——确立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