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2007年3月,中央电视台《早间新闻》曾报道:某国一对来自不同种姓的青年情侣被村...

2007年3月,中央电视台《早间新闻》曾报道:某国一对来自不同种姓的青年情侣被村里人吊死。警方表示,因为当地的种姓制度,几乎全村老少都反对青年男女不同种姓之间的婚姻,认为这是大逆不道,所以常常采取过激行为。以上新闻很可能来自于下列哪一个国家(  )

A. 埃及 B. 伊拉克 C. 印度 D. 伊朗

 

C 【解析】 根据题干给出的“种姓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个新闻来自印度。雅利安人在进入古代印度后,逐渐产生不同等级,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各等级之间高低贵贱有别,下一等级的人没资格从事高一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故C项符合题意;埃及、伊拉克、伊朗均与种姓制度无关,故ABD项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科技进步、文化交流、政治互信、经济发展等多种因素的促进下,人类社会递渐成为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所示

材料二:法国启蒙思想家……对“自由”“平等”思想的宣传,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许多启蒙思想家的名著被介绍到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促进了这些国家的思想解放。

材料三:法西斯国家的大肆侵略,激起了世界人民的广泛愤怒。……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会议,各国签署了一份宣言。

材料四:人类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人类也正处在一个挑战层出不穷、风险日益增多的时代。……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中国方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关键在行动。……国际社会要从伙伴关系、安全格局、经济发展、文明变流、生态建设等方面作出努力。

——习近平《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图一中的科技成果是谁发明的?图二反映的是哪次科技革命的成果?这一科技革命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哪一发展趋势?

(2)写出材料二中提到“启蒙思想家的名著被介绍到中国”,推动中国资产阶级在19世纪末进行了哪一探索实践?指出材料二和图三反映的价值理念有哪些相同点?

(3)材料三中“宣言”的名称是什么?该宣言的签署有何标志性意义?

(4)结合材料四及所学知识回答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是什么?“中国方案”体现出我国的外交原则是什么?

(5)从材料中国际社会要作出努力的五个方面任选两个角度,谈谈你对“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议。

 

查看答案

中华文化既是历史的,也是当代的;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的核心思想是“仁”,他提出“仁者爱人”…对传承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和学术思想作出了巨大贡献,对中国古代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也具有深远的影响。

材料二:《新青年》的主要撰稿人胡适、鲁迅等,大多任教于北京大学。他们…猛烈抨击中国传统的旧道德和旧文化。

材料三:中国药学家居呦呦领导科研团队,从中医药古典文献中获得灵感,在极为艰苦的科研条件下,经过数百次实验,终于在70年代初发现了青蒿素。由于对人类生命健康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他”是谁?这一时期各家学派非常活跃,这种局面被称作什么?“他”的学说从哪个朝代开始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

(2)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该事件的口号是什么?材料中的“主要撰稿人”对传统文化持什么态度?

(3)材料三提到的“中医药古典文献”众多,其中李时珍的代表作是什么?发现青蒿素时,我国在国防科技领域取得了什么重大成果?我们应该学习屠呦呦的什么精神?

(4)综合上述材料,就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谈谈你的认识。

 

 

查看答案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部分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英国脱欧和特朗普当选,都在昭示民粹主义回归的强势抬头。全球化遭到了民粹主义的严重挑战。但是,“一带一路”建设和亚投行等“中国方案”、各种自由贸易区、2017年欧洲几场大选对民粹主义的胜利等等使我们不能盲目断言全球化退潮。据此(     )

A. 全球化已经遭遇重大失败    B. 全球化进程并非一帆风顺

C. 民粹主义可能取代全球化    D. “一超多强”会长期存在

 

查看答案

习近平主席在2018年上合答青岛峰会上说:“各国只有加强团结协作,深化和平合作、平等相待开放包容、共赢共享的伙伴关系,オ能实现持久稳定和发展。”以下史实中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①三国协约的形成

②北约、华约对時

③欧盟的建立和发展

④中国加人世界贸易组织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查看答案

20世纪30年代,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探索本国经济建设道路的举措是(   )

A. 实施“新经济政策”    B. 优先发展重工业

C. 颁布《国家工业复兴法》    D.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