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军机处大臣刚毅进言:“义民可诗,其术甚神,雪耻、强中国在此一举。”端王更是将义和...

军机处大臣刚毅进言:“义民可诗,其术甚神,雪耻、强中国在此一举。”端王更是将义和团吹得更加神奇。在端王、刚毅的影响下,慈禧于1900年1月发布上渝承认义和拳是合法的群众团体,对义和团进行安抚;6月21日慈禧太后又渝令:“各省督抚,把义民召集成团,借御外侮”。由此可见,清政府对义和团实行“招抚”政策的原因之一是

A. 义和团声势浩大,清政府不敢镇压

B. 想利用义和团对付列强

C. 义和团欺骗了朝中大臣

D. 朝中大臣误导了慈禧太后

 

B 【解析】 依据题干“各省督抚,把义民召集成团,借御外侮”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98年,义和团在山东兴起,这是一场反帝爱国运动,口号是“扶清灭洋”,清政府想利用义和团对付列强,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的内容不符合题意;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世纪60年代,在内忧外患的危机中,清政府一批开明派官员出于靖内患、御外侮的目的,开展了一场洋务运动。当时洋务派开明官员“靖内患”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是

A. 镇压太平天国

B. 抵抗英法联军

C. 查禁鸦片走私

D. 消灭义和团

 

查看答案

中英贸易历史悠久,但长期以来,在正当的贸易中,英国处于明显的入超地位。为改变这种不利局面,英国人找到了一条捷径。“捷径”是指

A. 在中国市场大量销售走私鸦片

B. 与清政府协商进出口货物的税款

C. 降价倾销呢绒、布匹

D. 发动战争迫使清政府开放通商口岸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1953年我国完成战后的经济恢复,转入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以后,资本(包括人力资本)和资源严重缺乏就开始困扰中国共产党。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采取了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

(1)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具体措施是什么?有何意义?

材料二  新中国某历史时期的宣传画“快马加鞭,不到十五年,就要超过英国”

(2)根据材料二,我国工业化进程出现了什么问题?产生了什么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你对我国工业化道路的探索有哪些认识?

 

查看答案

某校开展以宣传新中国建设成果为主题的图片展,请你参与,根据下列图片完成展出要求。

(人物篇)

如下图图中三位历史人物是20世纪60年代感动中国的英雄楷模。

(1)请你分别指出图一、图二、图三历史人物的姓名并概括他们身上体现出什么样的高尚品质?

(成就篇)

实现工业化是全国人民追求的目标。为此,党在不同时期领导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2)请再列举这一时期的两项经济建设成就。

(3)图二反映哪一历史时期的经济建设成就?

(4)请你总结出取得经济建设成就的原因

 

 

查看答案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三农”问题。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采取一系列措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不乏沉痛的教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拐点:新中国成立后)

材料一:……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介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1)建国初,党和政府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运动是什么?其法律依据是什么?

(2)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运动完成后,农民的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过渡时期: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材料二:土地改革完成后,我国的农业仍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缺乏生产工具、资金等,为此,国家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到1956年底,全国87.8%的个体农户参加了高级农业合作社。

——八年级下册教材

(3)1953到1956年,党和国家为发展农村经济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艰难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材料三:1958年8月,报纸上提出了“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出现了“早稻亩产三万六千多斤”“花生亩产一万零五百多斤”1958年夏秋之际,各地成立人民公社,公社的一切财产统一核算,统配,公社还大办公共食堂,实行吃饭不要钱。“鼓足干劲生产,放开肚皮吃饭”是当时流行的口号。

(4)材料三反映了,1958年我国农村建设出现了怎样的严重失误?

(以史为鉴)

(5)党和政府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断调整农村政策,有成功也有失误,我们从中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