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二: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联独爱之如一。

材料三: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1)以上材料与哪位皇帝有关?材料一说明他认识到什么问题?

(2)材料二反映唐太宗什么样的民族政策?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唐朝的对外政策?

(3)从他的统治思想中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

 

(1)唐太宗 人民(老百姓)的重要性(意思恰当就可给分) (2)开明的民族政策 开放、包容、平等的对外政策(意思恰当就可给分) (3)要坚持以民为本,关爱人民;要坚持民族平等,关爱少数民族;要任用贤才,虚心纳谏。(任写一点) 【解析】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以上材料都是唐太宗的言论。唐太宗从农民战争中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注意吸取隋亡的教训。他任用贤才,虚心纳谏,轻徭薄赋,发展生产。材料一说明他重视人民群众的力量。 (2)依据材料二“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可知,这是唐太宗针对少数民族与汉族关系作出的评价,认为汉族与少数民族没有区别,体现了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唐太宗也因此被少数民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依据课本知识可知,唐朝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非洲以至欧洲都有往来。唐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允许他们长期居住。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由此可见唐朝实行开放、包容、平等的的对外政策。 (3)启示:要坚持以民为本,关爱人民;要坚持民族平等,关爱少数民族;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不断自我完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是隋朝大运河图,读图回答问题。

(1)大运河以       为中心,北抵       南到      

(2)在图中口里填上运河河段名称。              

 

查看答案

秦隋两代的对比

阅读下列材料后判断: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A ”;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达的意思,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B”;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C”。

(1)秦朝和隋朝都是因为暴政而迅速灭亡的。_______

(2)隋炀帝和秦始皇为我国文化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_______

(3)秦朝的建立结束了东汉以来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实现了统一。_______

(4)秦朝修建了世界闻名的大运河和灵渠。________

(5)秦朝和隋朝为以后朝代的盛世局面形成作出了应有的贡献。________

 

查看答案

用一句话来概括北宋与辽、西夏之间的关系,最准确的一项是(  )

A. 战争频繁,冲突不断 B. 和平共处,共同发展

C. 时战时和,以和为主 D. 闭关锁国,互不往来

 

查看答案

“千秋遗案陈桥驿,黄袍一着便罢兵。”其中涉及的历史典故发生于(     )

A. 960年    B. 961年    C. 962年    D. 963年

 

查看答案

宋初以“重文轻武”为基本国策,大量提拔文人担任官职,这些受提拔的人主要来源于(      )

A. 开国功臣 B. 皇亲国戚 C. 科举考试 D. 地方推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