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涂“正确”。错误的涂“错...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涂“正确”。错误的涂“错误”。

材料一:他是隋朝的第二代皇帝,他在位时开通了纵贯南北的大运河。在他的统治后期,滥用民力,暴虐无道,直接导致了隋朝的灭亡。

材料二:他是唐朝第二代皇帝,他任用贤才和敢于直言的谏臣,减轻人民负担,使国力逐步强盛,社会经济出现繁荣景象。

(1)材料一中的“他”指的是隋炀帝。(  )         

(2)材料一中的“运河”南端点是洛阳。(  )       

(3)材料二中的“他”指的是唐太宗。(  )       

(4)材料二中的“繁荣景象”被称为开元盛世。(  )       

(5)从两则材料中可以得出统治者应爱惜百姓,得民心者的天下。(  )

 

正确 错误 正确 错误 正确 【解析】 (1)根据材料“他是隋朝的第二代皇帝,他在位时开通了纵贯南北的大运河。在他的统治后期,滥用民力,暴虐无道,直接导致了隋朝的灭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的“他”指的是隋炀帝。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去全国的统治。隋炀帝下令开凿大运河。正确。 (2)根据材料“他是隋朝的第二代皇帝,他在位时开通了纵贯南北的大运河。在他的统治后期,滥用民力,暴虐无道,直接导致了隋朝的灭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炀帝下令开凿大运河。大运河的概况: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或最北点)涿郡(今北京),南至(或最南点)余杭(今杭州),全长2000多公里,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按由北到南的顺序);从北到南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错误。 (3)根据材料“他是唐朝第二代皇帝,他任用贤才和敢于直言的谏臣,减轻人民负担,使国力逐步强盛,社会经济出现繁荣景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的“他”指的是唐太宗。唐太宗善于用人和纳谏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纳谏和用人的表现:知人善任、重用贤才,重视纳谏。如重用宰相房玄龄,杜如晦,敢于直言的谏官魏征。正确。 (4)根据材料“他是唐朝第二代皇帝,他任用贤才和敢于直言的谏臣,减轻人民负担,使国力逐步强盛,社会经济出现繁荣景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的“繁荣景象”被称为贞观之治。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发展,民族关系和睦,对外交流频繁,科技文化繁荣,国力逐渐强盛,史称“贞观之治”。错误。 (5)从两则材料中可以得出统治者应爱惜百姓,得民心者的天下。表述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五代十国时期,北方黄河流域最先出现的政权是(  )

A. 后梁 B. 后周 C.  D.

 

查看答案

五代十国时期割据太原的是(    )

A. 南唐 B. 吴越 C. 北汉 D. 前蜀

 

查看答案

后周的第二个皇帝是(    )

A. 李渊 B. 李世民 C. 杨坚 D. 周世宗

 

查看答案

唐朝时把今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称为(    )

A. 大食 B. 大秦 C. 匈奴 D. 天竺

 

查看答案

唐朝时的书法家中,字体端正劲美,雄浑敦厚的是(    )

A. 李斯 B. 诸葛亮 C. 颜真卿 D. 欧阳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