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20世纪30~90年代,英国的对苏政策经历三个步骤:纵德攻苏,援苏抗德,反苏冷战...

20世纪30~90年代,英国的对苏政策经历三个步骤:纵德攻苏,援苏抗德,反苏冷战。这最能说明

A. 英国政策演变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实力的变化

B. 英国和苏联矛盾由来已久

C. 国家制定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是国家利益

D. 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不可能合作

 

C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1938年9月,英、法、德、意四国首脑签署了《慕尼黑协定》,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10天之内把苏台德区等地割让给德国。企图将祸水引向苏联;1941年6月22日,德国向苏联发动了突然的全面进攻,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法西斯德国,1942年1月中、苏、美、英等26国在华盛顿发表的宣言,建立国际反法西斯联盟;1946年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拉开了冷战的序幕。英国的对苏政策经历三个步骤:纵德攻苏,援苏抗德,反苏冷战,这最能说明国家制定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是国家利益,故C符合题意;ABD表述与题干无关,故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21年和1942年在华盛顿召开了两次国际会议。第一次华盛顿会议,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第二次华盛顿会议,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中国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在宣言上签字。对这段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 都是为了处理战后问题

B. 体现了中国综合国力大大提高

C. 体现了中国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D. 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联合作战的需要

 

查看答案

“光荣孤立”政策是19世纪后半期英国的外交政策,即英国不参加任何长期固定的同盟或集团,以维持欧洲大陆列强相互牵制的均势而利于英国的发展并控制欧洲。后来英国被迫放弃长期奉行的“光荣孤立”政策,先后同法国、俄国签订同盟协定,其直接原因是

A. 德国的步步紧逼

B. 法国、俄国的拉拢

C.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D. 美国实力的不断增长

 

查看答案

1866年,德国科学家西门子制造了世界上第一部发电机。1882年,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在纽约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火力发电站。为这些“世界第一”提供理论基础的是

A. 瓦特

B. 牛顿

C. 法拉第

D. 爱因斯坦

 

查看答案

克里米亚战争是在1853年因争夺巴尔干半岛的控制权而在欧洲大陆爆发的一场战争,一直持续到1856年才结束,英国、法国打败了俄国。战争中俄军使用的老式滑膛枪只有英、法射程的三分之一,舰队用帆船来对付英、法的汽船。军官腐败无能,军事思想和战术更远远落后于英、法。克里米亚战争结束的同一年,英国、法国对中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两次战争俄国和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 政府的腐败

B. 落后的制度

C. 武器落后

D. 国内改革不彻底

 

查看答案

“和魂洋才”的思想由日本思想家佐久间象山(1811—1864)提出。“和魂”指大和民族的精神,“洋才”指西洋的科技。“中体西用”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缩略语,张之洞在其著作《劝学篇》中全面论述了这一思想。“和魂洋才”和“中体西用”的思想相同点是

①都主张向西方学习

②都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

③都强调保留自己的传统文化

④都强调了学校教育的重要性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①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