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大百科全书》中说:“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大百科全书》中说:“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科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

材料二:在当时(隋唐时期)的条件下,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我国的这一制度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产生了较大影响。有人称它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说的“考试制度”始于何时?你知道科举考试的主要科目有哪些?

(2)结合所学知识,中国古代科举制对当时的中国社会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3)请你就如何促进今天我国考试制度的改革提一些合理化建议。

 

(1)隋朝。进士科。 (2)选拔人才,巩固统治。扩大了选拔人才的范围,是一种比较合理的选拔制度;提高了各级官员的整体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言之有理即可) (3)考试形式要多种多样,选拔德才兼备的人才;考试内容要与时俱进,不断调整创新。(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吏的选拔权由上层权贵垄断,选官看重门第,不太注重才能,世家大族的子弟通过门第即可进入仕途。隋文帝即位后,废除了前朝的选官制度,注重考察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当时的考试科目主要是进士科,到唐朝唐太宗时,才分为进士和明经两科。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可知,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甚至是庶族地主也能够由此参政,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此后,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约1300年。 (3)结合以上材料,联系所学所思,当前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战略,从德智体多方面全面发展等方面提出建议:考试形式要多种多样,选拔德才兼备的人才;考试内容要与时俱进,不断调整创新。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关于五代十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五代十国是唐末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B. 开国君主都是掌握兵权的武将

C. 南方战事不断,政局动荡不安

D. 统一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

 

查看答案

“起义军转战南北,并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这句话描述的起义是(  )

A. 绿林赤眉起义 B. 黄巢起义

C. 黄巾起义 D. 大泽乡起义

 

查看答案

唐朝由强盛转向衰落的转折点是(  )

A. 藩镇割据局面形成

B. 唐玄宗天宝年间任用奸臣

C. 唐末农民战争爆发

D. 安史之乱

 

查看答案

唐朝时期中国在世界上影响很大。现在很多国家把中国人称为“唐人”。这主要是因为

A. 中国人是唐朝人的后代

B. 唐朝在世界上享有较高的声望

C. 唐朝时中国才开始对外交往

D. 中国人具有很高的制糖技术

 

查看答案

它是玄奘西行旅途中的见闻回忆录,它是研究古印度和中亚地区历史、佛教的典籍,它是(  )

A. 《唐本草》    B. 《大唐西域记》

C. 《西游记》    D. 《金刚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