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科技改变世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46年,英国煤炭年产量已达到...

科技改变世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46年,英国煤炭年产量已达到4400万吨,成为欧洲乃至全世界第一大产煤国。从此,英国到处都建立起大工厂,那些高耸入云的烟囱喷出缕缕烟雾,庞大的厂房发出隆隆的轰鸣,打破了原来中世纪田园生活的恬静。

——《低碳之路·最新定义世界和我们的生活》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这一时期英国工厂机器依赖的动力机器是什么?英国中世纪恬静的田园生活被打破后,人们出行方式发生了哪些新变化?

材料二  在19世纪后期,落后于英国和法国技术的美国技术,突然获得大发展,并以电灯、打字机、电话以及三样革命性进展

——电、汽车和飞机——改变了世界。

——《美国世纪》

(2)材料二中的“电灯”是谁发明的?这些技术革命“改变了世界”是指把人类带入了什么时代?

材料三  今天,互联网为人们提供了更为广阔和便利的交流空间,人们能够在瞬间弄清楚自己需要的东西在哪里,自己生产的东西在哪里有需求。一个地球村出现了,世界范围内的经济交流空前密切。

——《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3)根据材料三思考,“互联网”把我们的当今社会带入了什么时代?“一个地球村出现了”反映了怎样的经济发展趋势?

材料四  科技不仅刷新了我们的世界图景,也刷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然而,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潜在的危险正在显露出来:人类大规模地开发大自然,虽然掌握了更高的能量,有了支配自然界的能力,但却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

——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4)从材料四可以看出,科技给我们带来幸福的同时也带来了什么问题?人类应该如何应对这些问题?

 

 

(1)蒸汽机利用火车、汽船等新的交通工具出行 (2)爱迪生;电气时代 (3)信息时代;经济全球化 (4)生态环境问题;发展科技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环境。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大力发展高新科技等 【解析】 (1)依据䓇一和学过的知识可知,18世纪60年代开始于英国的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了“蒸汽时代”。材料一中的1846年,介于两次工业革命之间,机器使用的动力应是蒸汽机。蒸汽机的发明促进了交通工具的革新,美国的富尔顿发明轮船,英国的史蒂芬孙发明火车。第一次工业革命使英国中世纪恬静的田园生活被打破后,人们出行可以乘坐火车和汽船。 (2)依据学过的知识已知,材料二中的“电灯”是爱迪生发明的。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发明的新能源是电力,把人类带入“电气时代”。其中的重要发明有电灯、电话、汽车、飞机等。 (3)根据材料三的“今天,网络计算机为人们提供了更为广阔和便利的交流空间”结合所学知识,电子计算机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随着苏联的解体,世界经济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世界经济出现全球化的趋势,“一个地球村出现了”就是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体现。 (4)由材料三“科学不仅刷新了我们的世界图景,也刷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然而,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潜在的危险正在显露出来;人类通过大规模地开发大自然,虽然掌握了更高的能量,有了支配自然界的能力,但却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可知,科学技术既改善了我们的生活,也带来了负面影响。如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的发明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工业革命也带来了环境污染、交通拥堵、交通事故等。故生态环境问题发展科技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环境。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大力发展高新科技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华盛顿、林肯、罗斯福是美国三位著名的总统,在历史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的成绩是无以伦比的,他领导军队成功地赢得了一次艰难的战争,取得了独立。他领导的议事机构建立了全新的政府——无论是形式还是原则,直到这个政府稳定下来。在他整个的文人和军人生涯中,他严格按照各项法则,这些法则在世界历史上都是史无前例的。

——《杰斐逊自传》

材料二  他在1864年8月的一次谈话中重中:“我的敌人说,我现在进行这场战争的唯一目的是废除奴隶制。只要我还是总统,这场战争现在和将来都要为恢复联邦这个唯一目标而进行下去。但如果不像我做的那样使用解放黑人奴隶这一手段,那么人类的经济力量都无法把这场叛乱镇压下去。

——罗荣渠《美国历史通论》

材料三  1933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专门给当时的美国总统写了一封信,在信中说道:“您已经成为各国力求在现行制度范围内运用明智试验以纠正我们社会弊病的人们的委托人。”……此举让美国人民获得了新生!

——摘编自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

(1)材料一中的“他”是谁?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他”的历史贡献。

(2)材料二中所述的“这场战争”指的历史事件是什么?“他”认为这场战争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明智试验”是指美国历史上哪次著名改革?此项改革与以往的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相比有何显著特征?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华盛顿、林肯、罗斯福三位总统相同的历史作用。

 

 

查看答案

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我国存在了两千多年,影响深远。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秦始皇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还通过统一度量衡和货币来实现经济集中化……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秦始皇最先将谁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国?统一的货币指的是什么?

材料二  秦汉时期的中央统治者,为了有效地维系“大一统”,都对统治思想进行了选择,用以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

——《“大一统”之梦》

(2)秦汉统治者是如何“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的?

材料三  唐太宗常说:“为政之要,惟在得人……今所任用,必以德行、学识为本。”唐太宗问魏征:“何谓明君?”魏征说:“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太宗以为然,并说:“主欲知过,比籍忠臣。”

(3)基于材料三的治国理念,唐太宗采取了哪些治国举措?

材料四  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

(4)材料四反映了我国哪一朝代的官职变化?“帝”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五  故宫导游说:“这个不起眼的‘偏房’(如图),在雍正时代及以后的清朝政治生活中,成为这个王朝的权力中心。”

(5)导游所说的“偏房”指的是哪一机构?请你对这一机构作一个简要的评价。

(6)以上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怎样的发展趋势?

 

 

查看答案

(题文)2018年4月9日环球网刊载过“对华打响贸易战后特朗普下一步如何走?脱离WTO规则? ”文章。该文章标题中的“WTO”是指(    )

A. 欧洲联盟    B. 联合国

C.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D. 世界贸易组织

 

查看答案

“横空出世一战中,社会制度初显优。反法西斯建大功,一朝解体两极终。”与该材料描述的历史进程相符合的国家是

A. 德国

B. 苏联

C. 英国

D. 美国

 

查看答案

伯纳德.戴迪的诗“非洲,擦干你的眼泪……从狂风暴雨中走出。”非洲完成“从狂风暴雨中走出”的标志性事件是

A. 埃及独立

B. “非洲独立年”

C. 印度独立

D. 纳米比亚独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