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危机,是险境也是机会。政治危机、民族危机、经济危机等伴随历史的延续,客观上也促进...

危机,是险境也是机会。政治危机、民族危机、经济危机等伴随历史的延续,客观上也促进了文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图片现危机)                    

(1)19世纪中期,面对历史发展的潮流,俄国和日本都出现了社会危机。根据上面二幅图片展现的历史信息,分别写出二国面临的主要社会危机是什么?

(2)面对社会危机,当时的俄国和日本分别是怎样转危为机的?

(3)俄国、日本解决危机的方式的共同点是什么?俄国、日本所采取的措施有何共同作用?

(4)借鉴俄国和日本等强国的历史发展经验,请你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出两条合理化的建议。

 

(1)图一封建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图二是西方国家的侵略 (2)俄国:进行1861年改革;日本:进行明治维新 (3)都通过改革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都促进本国资本主义发展 (4)改革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稳定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前提;要善于学习先进文明成果;要有选择性学习外来文明。(任答2点,若言之有理亦可) 【解析】 (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中期,面对历史发展的潮流,俄国和日本都出现了社会危机,俄国落后的封建农奴制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日本的幕府封建专制统治使日本内忧外患。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解除危机,俄国1861年实行农奴制改革,废除了农奴制,缓解了国内矛盾,避免了革命的发生。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摆脱了民族危机。 (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俄国、日本都是通过改革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解决了当时的危机;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的明治维新,所采取措施的共同作用是都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4)国家统一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我们要坚决维护国家统一;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我们要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改革是强国之路,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勇于创新;要抓住机遇,加强国际间的经济联系,善于学习先进文明成果。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美国作为一个年轻而拥有多项“世界历史之最”的国家,它的历史是短暂的。在这段短暂的历史中,近代史时期的发展为这个年轻的国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自由女神觉醒)

材料一  托马斯·潘恩说过:“诉诸武力的办法是英王选择的,北美大陆已接受了这个挑战。”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为授受“这个挑战”,北美大陆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该挑战为美国带来什么影响?

(统一面临威胁)

材料二  在面临国家分裂时林肯说:“我们不是敌人,是朋友。我们友情的纽带或会因我们情绪激动而绷紧,但绝不可折断。”

(2)根据材料二指出使双方“纽带绷紧”指什么?美国成为国世界强国,其中有很多经验可供我们借鉴和学习,从该事件中你认识到什么?

(经济发展的功臣)

材料三  奥巴马作为黑人的后裔当选为美国总统,开创了美国历史的先河。追溯历史,在波涛汹涌的大西洋上,一艘艘满载黑人的船只不时驶过,他们被迫离开家园被运到美洲大陆。他们在为当地经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同时,也在为改变自身悲惨命运进行不懈的斗争。

(3)根据材料三指出众多黑人被迫远离家园被运到美洲与哪一史实有关?在美国他们悲惨命运的改变与历史上哪一份重要文献有关?

(4)林肯对美国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请简要概括林肯的历史贡献。

 

查看答案

近代化主要表现为政治民主化、经济工业化和思想理性化

材料一  议会决定将英国王位共同授予威廉和他的妻子玛丽,作为条件,新君主接受了《权利宣言》,该宣言后来扩充为《权利法案》,《法案》包含了许多重要原则。它规定国王未经议会批准而中止法律、征税和维持常备军的行为非法;它保护议会内的言论和辩论自由。

——摘编自弗兰克·萨克雷等主编《世界大历史:15711689

1)有人认为《权利法案》是一个限制权利和维护权利的法案,依据材料一分别进行说明。(4分)

材料二  晚清财政收入结构表(单位:万两)

年份
 

农业税收入
 

工商税收入
 

其它收入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1849
 

3281
 

77
 

969
 

23
 


 


 

1885
 

3071
 

40
 

3923
 

51
 

714
 

9
 

1911
 

4810
 

16
 

20441
 

69
 

4445
 

15
 

 

 

——冯杨《低关税与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研究》

2)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工商税收入变化的趋势。(1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工商税收入发生变化的原因。(2)

材料三 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

3)材料三中的①②③的具体内容分别是什么?(3分)

 

查看答案

某航海家的日记里有这样一段记述:“1520年11月28日,星期三,我们越过海峡,进入太平洋,在三个月20天里,我们没有吃任何新鲜的食物。我们吃的饼干已不是饼干,而是爬满虫子、发出老鼠屎味的粉渣。”这位航海家可能是

A. 哥伦布 B. 达·伽马

C. 达·芬奇 D. 麦哲伦

 

查看答案

他的作品大胆揭露、抨击了教会的罪恶和愚民政策,被认为是欧洲开始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标志。该作品是(   )

A. 《最后的晚餐》    B. 《蒙娜丽莎》

C. 《神曲》    D. 《奥赛罗》

 

查看答案

文艺复兴时期,但丁在《神曲》中明确表达了对天主教会的厌恶,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也深刻批判封建道德理论观念和社会陋习。这反映出(  )

A. 建立资产阶级国家的愿望

B. 人文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C. 文学艺术作品水平的落后

D. 社会等级观念完全消除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