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世界现代史上,国际关系不断变化、调整,影响着世界格局的发展、演变。阅读下列材料回...

世界现代史上,国际关系不断变化、调整,影响着世界格局的发展、演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

(1)材料一中两幅图片分别指的是什么国际会议?图一所示会议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新秩序?图二所示会议决定建立哪一个国际组织?

材料二  1946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公开宣称:“美国今天是一个伟大的国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比它更强大了。……这意味着,我们拥有这样的力量,就得挑起领导的担子并承担责任。”

——《政治文明历程》

(2)材料二反映出美国怎样的全球战略?为此提出了什么政策?

材料三  近代以来,西欧一直处于世界的主导地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大国崛起,并进行了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沦为二三流国家的西欧诸国意识到,只有联合成一个整体,才能发展经济、维护自己的安全,并在世界事务中发挥重大作用。

——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

(3)根据材料三说明,二战后西欧诸国走向联合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四  据人民网4月30日讯:(因乌克兰危机)美国于2014年4月28日宣布对俄罗斯实施新的制裁。对此,俄外交与国防政策委员会主席费奥多尔卢基扬诺夫表示:“谈论俄美国关系激化已经没有意义,我们已经转入了另一种现实,……鉴于当今世界是开放的、多元化的,所以将不再有俄美“二人转”游戏。”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俄美‘二人转’游戏”在冷战时期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5)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在当今世界发展进程中,中国应采取哪些对策实现民族复兴,力争使自己成为“多元化的”世界中真正的一极?

 

(1)巴黎和会、雅尔塔会议;凡尔赛体系;联合国。 (2)遏制苏联、称霸世界;冷战政策。 (3)发展经济,维护自身安全,并在世界事务中发挥重大作用。 (4)杜鲁门主义的出台、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等。 (5)①大力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提高国际地位;②大力发展科技,实施科教兴国战略;③加强国际交流合作;④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1)观察材料一两幅图片可知,材料一中图一、图二分别指的是巴黎和会和雅尔塔会议。图一巴黎和会形成了凡尔赛体系;图二雅尔塔会议决定建立联合国。1919年1月到6月,战胜的协约国集团为了缔结和约,对战后的世界做出安排,在巴黎召开了会议,这就是巴黎和会。参加会议的有27个国家,会议被法国总理克里孟梭、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和美国的总统威尔逊操纵。会议签订了对德的《凡尔赛条约》,对德国的领土、军事、政治、赔款、殖民地等问题做出了规定,对德国加以限制。1919--1920年,协约国还分别同德国的盟国奥地利、匈牙利、土耳其、保加利亚签订了一系列和约,这些和约同《凡尔赛和约》一起,构成了凡尔赛体系,确定了一战后欧洲、西亚、非洲的统治新秩序。为了协调行动,尽快打败法西斯,1945年2月,美国、英国、苏联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在苏联雅尔塔召开会议。会议决定打败德国后,要对德国实行军事占领,彻底消灭德国的法西斯主义。同时,还决定成立联合国。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本法西斯的作战。雅尔塔会议的召开,加速了二战的结束。 (2)依据材料二“美国今天是一个伟大的国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比它更强大了。……这意味着,我们拥有这样的力量,就得挑起领导的担子并承担责任”可知,材料二反映出美国要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为此,美国提出了冷战政策。1947年,杜鲁门提出的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加紧控制其他国家的纲领和政策,被称为杜鲁门主义。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冷战的开始。 (3)依据材料三“沦为二三流国家的西欧诸国意识到,只有联合成一个整体,才能发展经济、维护自己的安全,并在世界事务中发挥重大作用”可知,二战后西欧诸国走向联合的目的是发展经济,维护自身安全,并在世界事务中发挥重大作用。20世纪90年代,为促进欧洲的联合,西欧诸国成立欧盟。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俄美‘二人转’游戏”在冷战时期的主要表现是:政治上,杜鲁门主义的出台;经济上,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军事上,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等。 (5)在当今世界发展进程中,中国为实现民族复兴,力争使自己成为“多元化的”世界中真正的一极,应该大力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提高国际地位;大力发展科技,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体制改革,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是每个国家实现国富民强、民族振兴的重要过程和手段。某校九年级学生就这个主题查找资料,进行了系列探究,请你参与。

材料一  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农民缴纳的巨额赎金为发展大工业增添了新的资金来源;获得解放的2000多万农民为大工厂提供了充足的自由劳动力;农村自然经济的进一步瓦解扩大了国内市场。

——摘编自《世界史》

(1)领导俄国进行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沙皇是谁?据材料一指出俄国这场改革为其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哪些条件?

材料二  1920年,三年国内战争结束。苏俄却遇到了巨大困难……人民生活困苦……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重要贡献。

——摘编自《世界史》

(2)为解决材料二中“人民生活困苦”的问题,1921年苏俄实施了什么政策?后来,苏联领导人又采用什么建设模式为苏联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材料三  1985年8月28日,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曾说到“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列宁的思路比较好……,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文选》

(3)为解决材料三中“苏联的模式僵化了”这一问题,后来的苏联领导人做过哪些努力?建国后长期向苏联学习的中国又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

材料四  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面对“大萧条”现状,他坚定地认为,这个国家需要进行大胆的、坚持不懈的试验,如果试验失败,就再试行另一种办法,最重要的是要进行试验。

——摘编自《世界史》

(4)材料四中的“大萧条”指的是哪一事件? 材料中的“试验”指的是什么?该“试验”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管理的新模式,这一模式“新”在何处?

(5)纵观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过程,你能得出什么启示?

 

 

查看答案

下边名为《圆满》的漫画,嫦娥手捧写有“中国”字样的四分之一圆飞了过来,地上各国人民欢欣鼓舞。该画所反映史实的主要意义是

A. 推动政治多极化趋势

B. 世界贸易组织由此成立

C. 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

D. 瓦解美苏两极政治格局

 

查看答案

观察下表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 日本的经济增长速度最快

B. 美国由此失去了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

C. 各国经济增长速度不均衡

D. 联邦德国在西欧四国中经济增长速度最快

 

查看答案

《二战秘史》的结语中写道:“关于反法西斯战争…着重于强调不同力量间的协调与合作,认为邪恶轴心国家的政权被推翻是各方共同努力的结果。”下列事件与此观点相符的是(   )

A. 《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B. 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

C. 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D. 欧洲复兴计划的实施

 

查看答案

我要求国会宣布,自1941年12月7日星期日日本对我们无端进行卑鄙的进攻,美国同日本帝国之间已经处于战争状态。罗斯福演说中谴责的日本卑鄙的进攻是指(  

A.偷袭苏联                          B.偷袭波兰

C.偷袭珍珠港                        D.柏林战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