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是对哪一...

《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是对哪一工程的描述

A. 秦始皇陵

B. 都江堰

C. 大运河

D. 郑国渠

 

B 【解析】 依据题干“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始建于秦昭王末年,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鳖灵开凿的基础上组织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的地点不是成都,不符合题意;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史书记载,“公元前127年,汉皇帝下了一道命令,规定嫡长子只可继承封地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于是,封地不断缩小,其重要性也不断下降。”这段材料主要体现了汉武帝的哪一项措施?

A. 颁布“推恩令”

B. 实行分封制

C. 北击匈奴

D.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查看答案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西汉贾谊《过秦论》).秦朝由不可一世到土崩瓦解,两千多年来留给后人无尽的思考。秦朝迅速灭亡的原因不包括

A. 推行郡县制

B. 繁重的徭役

C. 沉重的赋税

D. 严酷的刑法

 

查看答案

史料记载:孔子朝罢归来,家人报告:“马厩失火!”孔子听后,问“伤人乎?”这则故事体现出孔子倡导并实践了他的思想.

A. “仁”

B. “因材施教”

C. “兼爱”、“非攻”

D. “无为而治”

 

查看答案

战国时期引发社会变革的最根本因素是

A. 战乱频繁

B. 铁器和牛耕的使用

C. 各国君主支持

D. 百家争鸣

 

查看答案

据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向周天子朝贡7次,其中鲁国国君亲自去的只有3次。同时鲁国却朝齐11次,朝晋20次。这反应了春秋战国时期政治方面什么特点(  )

A. 鲁国定期向周天子纳贡    B. 鲁国主动与齐晋结好

C. 天子依附于诸侯    D. 周王室地位衰落,诸侯势力强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