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百家争鸣是中国学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后来很多人仍然用这个词表达思想活跃。探...

百家争鸣是中国学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后来很多人仍然用这个词表达思想活跃。探究以下材料,走进百家争鸣。

材料一  :老子认为,万物运行有其自然法则,人们应顺应自然;世间的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对立的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人们与世无争,天下就能太平。

材料二  :孔子是春秋后期鲁国人,是大思想家及大教育家。他有很多的思想主张,如:“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政以德”。

材料三  :主张君主治国要靠法令、权术和威势,以使臣民慑服。

(1)材料一中的老子创立了哪家学说?他的学说集中在哪本著作中?

(2)阅读材料二回答:孔子创立了哪家学说?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什么?

(3)仔细阅读材料二,将材料中孔子的思想主张按下面的要求分类:

教育主张:

政治主张:

道德和行为准则:

(4)阅读材料三回答:该主张是哪家学派?战国末期该学派的集大成者是谁?

 

 

(1)学说:道家;著作:《道德经》。 (2)学说:儒家;思想核心:“仁”。 (3)教育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政治主张:“为政以德”;道德和行为准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学说:法家;集大成者:韩非。 【解析】 (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晚期的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记录在《道德经》里。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晚期鲁国人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核心思想是“仁”,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孔子的教育主张是“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孔子的政治主张是“为政以德”;孔子的道德和行为准则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根据材料内容“主张君主治国要靠法令、权术和威势,以使臣民慑服。”可知,该主张是法家学派的主张;战国末期该学派的集大成者是韩非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是我国东晋著名书法家的书法作品,有人称赞“飘若浮云,矫若惊龙”。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有关作品组合正确的一项是

 

A. 王羲之---《兰亭序》

B. 颜真卿---《颜氏家庙碑》

C. 钟繇---《宣示表》

D. 顾恺之--《女史箴图》

 

查看答案

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数字的数学家是(  )

A. 郦道元 B. 贾思勰 C. 司马迁 D. 祖冲之

 

查看答案

《齐民要术》是我国古代一部著名的(  )

A. 天文学著作 B. 医学著作 C. 数学著作 D. 农学著作

 

查看答案

成语:“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反映了公元383年苻坚以80万大军企图统一江南,却以失败告终的淝水之战。交战的双方是

A. 前秦和东晋

B. 前秦和西晋

C. 北齐与东晋

D. 北周与西晋

 

查看答案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诗中的“南朝”指

A. 北魏

B. 北齐

C. 宋、齐、梁、陈

D. 西魏和东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