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材料一: 材料二: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

    材料一:

材料二: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彭德怀

材料三:很短的时间内,将有几万万农民从中国中部、南部和北部各省起来,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无论什么大的力量都将压抑不住。

——毛泽东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反映的历史事件到今年是多少周年?有什么意义?

(2)材料二中的“它”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请写出其中的两位英雄。

(3)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三中提到的国家在农村推行了一项“暴风骤雨”式的改革,改革的法律依据是什么?此历史事件和材料二中的历史事件有何共同作用?

(4)结合所学知识,结合材料一、二、三反映的事件拟一个主题。

 

 

(1)历史意义: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结束了被压迫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任意2点4分) (2)历史事件:抗美援朝(2分);黄继光、邱少云(4分) (3)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2分); 共同作用: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2分) (4)主题: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2分) 【解析】 (1)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材料一图片反映的是1949年的开国大典,到今年是70周年;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成立,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2)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可知,此内容反映的是抗美援朝的胜利;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抗美援朝中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舍身堵枪口,掩护战友夺回阵地,壮烈牺牲;邱少云严守潜伏纪律,烈火烧身,纹丝不动,壮烈牺牲。 (3)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材料三中提到的国家在农村推行了一项“暴风骤雨”试的改革是土地改革,土地改革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抗美援朝的胜利,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为新中国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土地改革运动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巩固了新生政权;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运动所起到的共同作用是巩固新生政权。 (4)依据所学可知,材料一、二、三反映的事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的标志,主要原因是(  )

A. 消灭了剥削阶级 B. 新中国的工业化建设

C. 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本确立 D. 人民公社化运动

 

查看答案

我国完成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后土地

A. 由农民所有转变为集体所有

B. 从国家所有转变为农民所有

C. 从集体所有转变为国家所有

D. 从集体所有转变为农民所有

 

查看答案

20世纪50年代,中国出现公私双方共同经营企业的新形式,并迅速在全国掀起公私合营的浪潮。“浪潮”是指

A.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B. “大跃进”运动

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农业合作化

 

查看答案

图是新中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业发展趋势示意图。其中,导甲到乙段发展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B开展“大跃进“运动

C推行人民公社化运动

D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查看答案

有人的名字暗含纪念意义,比如有人名叫“国庆”,因为他出生在国庆节,那么名叫“纪宪”的人可能出生在哪一年(    )

A. 1951年 B. 1952年 C. 1953年 D. 1954年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