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被唐太宗称为可以知得失的“镜子”的大臣是( ) A. 白居易 B. 宋璟 C. ...

被唐太宗称为可以知得失的“镜子”的大臣是(   )

A. 白居易 B. 宋璟 C. 魏征 D. 姚崇

 

C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唐太宗注意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他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魏征前后向他进谏二百多次,受到唐太宗的器重,魏征被唐太宗比作一面“知得失”的镜子,所以C项符合题意;白居易是唐朝诗人,被称为“诗魔”, 宋璟和姚崇是唐玄宗时期的贤相。由此分析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科举制正式确立时在位的皇帝是(   )

A. 隋炀帝 B. 唐太宗 C. 武则天 D. 唐玄宗

 

查看答案

581年,建立隋朝的是(   )

A. 隋炀帝 B. 李世民 C. 隋文帝 D. 黄巢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不断扩大的生产需求成了瓦特等人进行蒸汽机改进的动力。1800——1850年间,性能不断提升的蒸汽机被运用到英国的各种动力机械中。……工业革命是一般政治革命所不可比拟的巨大变革,其影响涉及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使人类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对推动人类的现代化进程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把人类推向了崭新的“蒸汽时代”。

(1)根据材料一,指出推动瓦特等人进行技术创新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首先在哪一个国家进行?

材料二: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导致材料二图中所示的英国城镇人口比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工业革命促进了近代工业的发展,也造就了一支日益庞大的工业无产阶级队伍。在资本家的压迫和剥削下,工人们过着因苦不堪的生活。因此,无产阶级从诞生那天起,就开始了不懈的斗争。起初,他们认为自己受苦难的根源是机器,于是自发地捣毁机器、破坯厂房。后来,他们逐渐认识到想从根本上改变自身的处境,就必须改变现行的社会制度,建立无产阶级的统治。

(3)归纳材料三中的主要历史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三中“现行的社会制度”指什么?对此,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什么科学理论?

材料四:工业荜命使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成为强大的工业国。这些国家加紧对亚、非、拉地区的殖民扩张,掠夺原井,倾销商品,加深了当地的贫穷落后面对这种疯狂的殖民,广大的殖民地人民一次又一次地进行了争取民族独立的抗争。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9世纪中期欧美国家加紧了“对亚、非、拉地区的殖民扩张”。对亚洲的中国发动了哪两次侵略战争?

(5)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19世纪中期亚洲“殖民地人民一次又一次地进行了争取民族独立的抗争”的一件典型事件。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是1689年由议会制定和通过的重要法律性文件,但非是宪法。它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理论和法律基础,确立了议会所拥有的权力高于王权的原则,标志着君主立宪制开始在英国建立,与《王位继承法》共同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束,为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扫清了道路。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1689年议会通过的重要“法律性文件”指什么?根据材料一,指出这个重要“法律性文件”对英国有什么重要意义?

材料二:“14日,星期三,无事。”这是路易十六对1789年7月14日的描述,显然这天在国王看来十分平常,甚至有些平淡。但是,路易十六认为无事的这一天,却成为一个改写该国历史的最重要的日子。7月15日早晨,路易十六听到了大臣的汇报,他吃惊而困惑地问:“怎么?造反啦?”大臣回答说:“不,陛下,是一场革命。”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的“一场革命”指什么?在这次革命中,国民议会颁布的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是什么?

材料三:在那个距今(2019年)二百多年前的时代里,殖民地联合起来挑战宗主国是破天荒的大事,宣布独立的北美13个英属殖民地,在欧洲的法兰西等国家的支持下,与大英帝国的战争一直艰苦地打了八年,才最终赢得了独立。

——《大国崛起》解说词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三中的“北美13个英属殖民地”最终赢得独立的标志是什么?领导“北美18个英属殖民地”人民进行斗争的最著名的将领是谁?为解决独立后的政治、经济问题,美国制定了什么宪法?

(4)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英国、美国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4﹣16世纪,欧洲出现了意义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这场运动冲破了天主教教会一千多年来对欧洲社会生活和人们精神世界的统治,淡化了神的主宰地位,强调人性的解放,重视人的价值和作用。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的“思想解放运动”指什么?这场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的“思想解放运动”有什么历史意义?

材料二:他是意大利人,一位杰出的航海家,他的远洋航行被称为发现世界之旅,但他深信自己只是到达了印度。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中的“他”是谁?他的“发现世界之旅”指的是什么?

材料三:

(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与材料三所示的航行路线相关的航海家是谁?这位航海家的航行有什么意义?

(5)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你认为当时欧洲两位航海家的航行,必须具备哪些客观条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