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废除皇室和贵族的私有土地和部民部曲收归国家,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废除皇室和贵族的私有土地和部民部曲收归国家,是为公地公民。对大夫以上高官貴族赐予食封;改革统治机构,建立京师和地方行政杋构(国、郡、里),设置关塞、防人(戍边军)及驿站,各置职官;造户籍、记账(賦税簿怅),施行班田收投法。凡田长30步、广20步为段,10段为町;改革税收制度,施行租庸调新税法。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反映的是古代日本的哪一次重要改革?这次改革有什么重大影响?

材料二:明治维新,是指19世纪60年代末日本在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冲击下所进行的,由上而下、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全盘西化与现代化改革运动。它始于1868年明治天皇封建立新政府,日本政府进行近代化政治改革,建立君主立宪政体。经济上推行“殖产兴业”,学习欧美技术,进行工业化浪潮,并且提倡“文明开化”、社会生活欧洲化,大力发展教育等。这次改革使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逐渐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是日本近代化的开端,是日本近代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日本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

材料三:俄罗斯现代化的第一个高峰发生在十八世纪初以后的彼得大帝至叶卡捷琳娜时期……第二个高峰发生在亚历山大(二世)统治时期,1861年改革是当下受到高度关注的一次自由主义导向的改革……第三个高峰也就是前苏联时期。

——冯绍雷《普京和俄国政治》

(3)材料三中的学者认为彼得大帝和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是俄罗斯现代化的两次“高峰”,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两次改革对俄国各有什么重大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1)材料一反映的是古代日本的大化改新。7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2)政治上,“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上,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先进科技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社会生活上,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3)彼得一世改革,动了社会进步,增强了俄国实力,巩固了专制统治。②为对外侵略扩张准备条件。1861年改革,后农奴制的废除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改革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4)改革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顺应历史潮流主动改革;要善于学习先进文明成果;学习外来文明要与国情相结合;处理好改革与创新的关系等。 【解析】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反映的是古代日本的大化改新。7世纪中期,改革派发动宫廷政变成功,孝德天皇上台执政,颁布诏书,开始改革。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经济上,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68年,明治天皇实行改革,政治上,“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上,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先进科技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社会生活上,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军事上,改革封建军制,建立近代化军队等等。明治维新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彼得一世决心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于是全面进行改革,改革推动了社会进步,增强了俄国实力,巩固了专制统治。②为对外侵略扩张准备条件,使俄国成为欧洲军事强国。1861年改革后,农奴制的废除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改革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4)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如:改革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顺应历史潮流主动改革;要善于学习先进文明成果;学习外来文明要与国情相结合;处理好改革与创新的关系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牛顿曾是英国皇家学会会长,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百科全书式的“全才”。他的成就主要是

①创立了微积分

②提出了运动三定律

③提出进化论思想

④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对不同国家造成的影响是不同的

B. 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C. 在美国开始出现现代工厂制度

D. 在美国和德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

 

查看答案

2017年5月,国产大飞机C919首飞成功,预示着中国航空制造领域有了量变到质变的跨越。回顾历史,最早发明飞机的国家是

A. 美国

B. 德国

C. 俄国

D. 英国

 

查看答案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人类历史进入了

A. 农耕时代

B. 蒸汽时代

C. 电气时代

D. 信息时代

 

查看答案

1861年3月,沙皇亚历山大不顾部分保守贵族的反对,宣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是因为“若不弃小利,则大利难保”。材料表明亚历山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 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

B. 摆脱外来的民族危机

C. 走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D. 使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和支配自身财产的权利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